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76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连接座的顶部设有电网本体,电网本体一侧设有交流‑直流转换器,交流‑直流转换器和电网本体之间设有直流母线,交流‑直流转换器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有第一并线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使用年限较长并且不同类型、不同容量配置的退役电池包进行二次使用,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符合绿色生产的主题,此外,通过电量感应器确定每组电池包使用后的剩余电量,判断每组电池包是否需要充电和是否完成充电,一定程度上避免电网本体对每组电池包过充进而影响电池包的二次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电池包二次使用时进行储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


技术介绍

1、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汽车类型,尤其是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发展,电车的生产量日益增加,动力电池是为电车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一般是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等车辆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2、动力电池的日常使用中,动力电池会出现自放电现象,自放电现象是指电池处于开路搁置时,其容量自发损耗的现象,该现象可分为可逆自放电和不可逆自放电,可逆自放电的损失容量能够可逆得到补偿,不可逆自放电的损失容量无法得到补偿,主要是因为动力电池的内部出现不可逆的反应,例如电解液自带杂质而引起的反应、正极或负极与电解液的反应和动力电池生产时携带的杂质而造成的微短路造成的不可逆反应等,所以动力电池的养护非常重要,电量剩余20%-30%时需要车主及时充电,避免电池过放,并且动力电池不应该充满,充至90%或以下更好,动力电池充满时的高电压下容易导致活性材料的损耗,从而影响动力电池的寿命。

3、当电车长时间使用后,动力电池的蓄电能力下降,电损率升高,达不到电车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2),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设有电网本体(3),所述电网本体(3)一侧设有交流-直流转换器(5),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5)和电网本体(3)之间设有直流母线(4),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5)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一并线器(61),所述第一并线器(61)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二并线器(62),所述第二并线器(62)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与充电桩(2)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设有电量感应器(10),所述电量感应器(10)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四并线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2),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设有电网本体(3),所述电网本体(3)一侧设有交流-直流转换器(5),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5)和电网本体(3)之间设有直流母线(4),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5)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一并线器(61),所述第一并线器(61)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二并线器(62),所述第二并线器(62)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与充电桩(2)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设有电量感应器(10),所述电量感应器(10)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四并线器(64),所述第四并线器(64)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第二断电器(82),所述第二断电器(82)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连接有电池包(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断电器(82)和电池包(9)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断电器(82)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均与第四并线器(64)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断电器(82)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母线(4)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包(9)的一侧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回收电池包储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设有第一断电器(81),所述第一断电器(81)的一侧设有直流-直流转换器(7),所述第一断电器(81)和直流-直流转换器(7)的数量均和电池包(9)的数量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聂世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