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温度监测,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上升,煤电机组将从支撑型电源逐步转型为调节型电源,炉膛水冷壁是锅炉传热面积最大的受热面,受燃烧、热辐射影响最大,长期处于低负荷工况运行,燃烧环境恶劣,高温腐蚀引起的管壁持续减薄、工质侧流量低引起的水冷壁管壁超温以及频繁大幅度升降负荷造成的交变应力等多因素的反复叠加最终导致水冷壁泄露,锅炉水冷壁泄漏异常事件占四管泄漏异常事件总量的50%以上,因此,在役燃煤锅炉水冷壁管的壁温监测,对锅炉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有的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的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传统热电偶属于单根单点测量,并行部署、布线复杂,需要配合多台数据采集单元,壁温测点较少使得缺乏全面的监测,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当锅炉燃烧炉膛内部火焰分布不均匀时,每根受热面管道热负荷不均匀,可能导致流速不稳定或倒流情况,出现爆管现象,燃烧运行稳定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包括炉身底座(1)和筒壁温度监测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进煤装置(2),所述进煤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炉身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炉排(4),所述炉身底座(1)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侧面设置有筒体(6),所述筒体(6)的一端设置有前烟盖(7),所述筒体(6)的一端设置有后烟盖(8),所述筒体(6)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9),所述筒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程烟管(10),所述筒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程烟管(11),所述筒体(6)的侧面连接有水位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包括炉身底座(1)和筒壁温度监测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进煤装置(2),所述进煤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炉身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炉排(4),所述炉身底座(1)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侧面设置有筒体(6),所述筒体(6)的一端设置有前烟盖(7),所述筒体(6)的一端设置有后烟盖(8),所述筒体(6)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9),所述筒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程烟管(10),所述筒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程烟管(11),所述筒体(6)的侧面连接有水位表(12),所述筒体(6)的侧面设置有下降管(13),所述下降管(13)的一端设置有集箱(14),所述集箱(14)的顶部设置有高位水冷壁管(15),所述集箱(14)的顶部设置有低位水冷壁管(16),所述集箱(14)的侧面设置有排污管道(17),所述前烟盖(7)的上方设置有排烟口(18),所述筒体(6)的表面设置有筒壁温度监测机构(19),所述高位水冷壁管(15)的表面设置有水冷壁管温度监测机构(20),所述炉身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清灰口(21),所述筒体(6)的侧面设置有保温外壳(22),所述保温外壳(22)的内部设置有绝热层(23),所述炉身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红外成像监测口(24),所述红外成像监测口(24)的一端连接有红外成像器(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4)与炉身底座(1)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清灰口(21)与炉身底座(1)之间为合页连接,所述清灰口(21)关于炉身底座(1)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烟盖(7)与筒体(6)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后烟盖(8)与筒体(6)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第一程烟管(10)和第二程烟管(11)贯穿于筒体(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冷壁管(15)和低位水冷壁管(16)在筒体(6)与集箱(14)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集箱(14)通过下降管(13)与筒体(6)之间为连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壁温测量建立锅炉贴壁气氛温度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媛媛,毛晓飞,黄世福,刘宣义,柴晓琴,汪飞,汪正海,董雪峰,张铭,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