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甘薯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1、甘薯是一种产量极高的粮食作物,因其适应性强,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种植,在甘薯的生长过程中的块根膨大期,其地下块根形成并开始膨大,内部的淀粉和糖分开始产生并进行积累,该时期是确保甘薯个头大、品相好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进行田间管理时,应抓紧追施裂缝肥,此时追施裂缝肥一方面可满足薯块膨大所需的养分,促使块根膨大,另一方面又可防止茎叶早衰,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
2、而甘薯属于薯蓣科,在施肥需求上对肥料的要求,以钾肥多,氮肥次之,磷肥少为基准,特别是到薯块膨大期吸收量达到高峰时,对钾素的吸收随着茎叶的生长逐渐增大,所以在追施裂缝肥过程中所使用的肥料是以钾肥为主,而在农户种植过程中,性价比最高的钾肥无疑就是草木灰,草木灰是一种由草、木材和其他植物材料燃烧得到的灰烬,含有大量的以钾为主的微量元素,因此在追施裂缝肥期间,一般是先将草木灰用水浸泡,然后过滤其杂质,按照实际情况兑水过后可直接追施到裂缝之中。
3、但是由于其裂缝的开缝路径不一,而追施裂缝肥又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种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1)、弧形手持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架(1)的上表面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供水模块(3),所述底座支撑架(1)上表面前侧的位置处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草木灰兑水机构(4)、同步驱动机构(5)、草木灰加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草木灰兑水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支撑架(1)上表面前侧位置处的兑水筒(41),所述同步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兑水筒(41)上表面位置处的分隔圆盘(51),所述草木灰加工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于分隔圆盘(51)上表面位置处的碾磨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种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1)、弧形手持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架(1)的上表面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供水模块(3),所述底座支撑架(1)上表面前侧的位置处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草木灰兑水机构(4)、同步驱动机构(5)、草木灰加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草木灰兑水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支撑架(1)上表面前侧位置处的兑水筒(41),所述同步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兑水筒(41)上表面位置处的分隔圆盘(51),所述草木灰加工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于分隔圆盘(51)上表面位置处的碾磨筒(61),所述第一进水导管(7)从碾磨筒(61)的上表面轴心位置处穿入其内部;而第二进水导管(8)从兑水筒(41)下表面轴心位置处穿入其内部,所述第一出料导管(9)一端连通于碾磨筒(61)的底部;另外一端连通于草木灰排管(12)上,所述第二出料导管(10)一端连通于兑水筒(41)底部;另外一端连通于草木灰水排管(13)上,所述草木灰水排管(13)的长度为草木灰排管(12)长度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圆盘(51)的内部轴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向外延伸凸出的圆弧套壳(57);且圆弧套壳(57)的两侧端均为圆弧状;其圆弧套壳(57)一侧端的圆弧与分隔圆盘(51)的轴心对重合;另外一侧端的圆弧向外伸出;且向外伸出的一侧端圆弧壳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8);且其伺服电机(58)的输出端伸于圆弧套壳(57)中;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头(59);而位于与分隔圆盘(51)同轴心一端的圆弧套壳(57)中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头(510),所述第二齿轮头(510)与第一齿轮头(59)的外表面啮合套有齿口履带(511),所述第二齿轮头(510)上下两圆面轴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对应的输出轴;其上侧输出轴穿入碾磨筒(61)内部;而下侧输出轴穿入兑水筒(4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甘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磨筒(61)的内部为空腔状态,所述碾磨筒(61)内底部轴心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碾磨块(62);且其碾磨块(62)的底部轴心与第二齿轮头(510)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碾磨块(62)的外边缘面上固定安装有磨砂涂层(64),所述碾磨块(62)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位于其碾磨块(62)内空腔两侧对立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喷淋端(67);且其第二喷淋端(67)外喷淋端面与碾磨块(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学,张海燕,解备涛,张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