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胸外手术通常涉及肺部、食管、纵隔等重要器官,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上肢的正常功能,因此,针对胸外手术患者的上肢功能锻炼需要特别关注手术部位的恢复和保护,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在通过特定的锻炼动作和活动,能够帮助患者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并促进上肢功能的整体恢复。
2、现有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通常包括拉力绳等结构,患者通过上肢不断来回拉扯拉力绳进行恢复锻炼,由于每个胸外手术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锻炼时所需的力量大小不同,但是目前的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该装置的拉力绳力量大小进行调节,导致装置使用较为局限;且目前装置的拉力绳在使用时间较长后,其表面较为光滑,在锻炼拉扯拉力绳会导致打滑,因此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对该装置的拉力绳力量大小进行调节,导致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壁,两个所述转动杆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呈扇形的顶块,相邻两个所述顶块的角度差相同,最靠近第一夹持板的顶块角度为零,其他所述顶块沿远离第一夹持板的方向角度依次增大,对应所述顶块与对应的半圆球抵接,所述顶块与半圆球内设置有互相吸引的磁铁,所述转动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转动穿插在外壳上,所述第一蜗杆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壁,两个所述转动杆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呈扇形的顶块,相邻两个所述顶块的角度差相同,最靠近第一夹持板的顶块角度为零,其他所述顶块沿远离第一夹持板的方向角度依次增大,对应所述顶块与对应的半圆球抵接,所述顶块与半圆球内设置有互相吸引的磁铁,所述转动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转动穿插在外壳上,所述第一蜗杆左右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蜗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片,多个所述第二夹持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片,所述力量绳上开设有与第一横片和第二横片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横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多个所述第二横片正对于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绳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半圆板,多个所述第一半圆板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板,所述第二半圆板内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第一半圆板上开设有与矩形块相互配合的矩形槽,所述第一半圆板与第二半圆板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膜,所述安装膜均正对于滑槽,所述第一半圆板中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矩形块的限制组件,所述第一横片和第二横片的两端均设置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胸外手术护理的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板与第二半圆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力量绳上开设有多个与固定块相互配合的限制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蓝,苏胜男,武盼盼,王领会,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