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41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位于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桩,两个所述支撑桩的相对侧壁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机体位于两个支撑桩之间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模座。本技术通过直线导轨配合活动导块带动两个模座对接,使得两个半圆形柱上的条形凸起插设于条形开槽内,方便进行拆换和清理,结构简单且实用,通过将热水经由两根导液管配合外部泵体循环导入空腔内,使得若干导热片将热水的热量传导至铸造液腔内,避免铸造液冷却凝固后造成堵塞,确保铸造液腔内顺利排液,通过对电磁铁通电后配合液压缸和连接支架将成型曳引轮从模座内提升取出,便于快速取出成型曳引轮,提高铸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1、曳引轮是曳引机上的绳轮,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整体曳引轮分成两部分构成,中间为轮筒,外面制成轮圈式绳槽切削在轮圈上,曳引轮的外轮圈是由铸造模具制成的。

2、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cn217798901u,公开了一种曳引轮加工铸造模具,其包括两个盖板,顶部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圆筒,顶部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分布的固定块……可以对产品的内部以及外部同时进行降温,进而有效的提升对产品冷却的效率,减少冷却产品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快速脱模的效果,便于使用者将成型后产品取出,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铸造液腔内缺少加热组件,铸造液冷却凝固后容易造成堵塞;2、不便于快速将成型曳引轮从模具中取出,铸造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p>

2、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位于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桩(2),两个所述支撑桩(2)的相对侧壁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机体(1)位于两个支撑桩(2)之间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模座(3),两个所述模座(3)的上端均设有半圆形开槽(4),两个所述半圆形开槽(4)内均设有半圆形柱(5)和若干弧形状柱(6),两个所述模座(3)的正上方设有同一个圆形座(7),所述圆形座(7)中心位置的上端设有铸造液腔(8),所述铸造液腔(8)与圆形座(7)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圆形座(7)内设有用于铸造液腔(8)的保温组件,所述圆形座(7)的下端设有密封组件,两个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位于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桩(2),两个所述支撑桩(2)的相对侧壁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机体(1)位于两个支撑桩(2)之间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模座(3),两个所述模座(3)的上端均设有半圆形开槽(4),两个所述半圆形开槽(4)内均设有半圆形柱(5)和若干弧形状柱(6),两个所述模座(3)的正上方设有同一个圆形座(7),所述圆形座(7)中心位置的上端设有铸造液腔(8),所述铸造液腔(8)与圆形座(7)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圆形座(7)内设有用于铸造液腔(8)的保温组件,所述圆形座(7)的下端设有密封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桩(2)的上端设有与圆形座(7)相关联的提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桩(2)相对侧壁上的矩形通槽(9),两个所述矩形通槽(9)内均固定安装有冷风机(10),两个所述冷风机(10)分别朝向两个模座(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位于两个支撑桩(2)之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直线导轨(11),两个所述直线导轨(11)上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活动导块(12),两个所述模座(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活动导块(12)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轮生产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半圆形开槽(4)内的弧形状柱(6)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逸卿虞嘉骏赵琳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皓国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