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12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为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层接合而成的包覆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铝,所述集电体层由金属箔形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满足下述(1)及(2),(1):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将锂金属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对电极而测定的锂合金化反应的平均电压为0.05V以上,(2):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将锂金属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对电极而测定的锂合金化反应的平均电压比所述集电体层高,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集电体层的锂合金化反应的平均电压之差为0.05V以上且0.5V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12月10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1-20089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关于构成锂二次电池的负极,进行使用理论容量较作为现有负极材料的石墨更大的材料来提高电池性能的探讨。作为这种材料,与石墨同样可对锂离子进行嵌入及脱嵌的金属材料备受关注。

2、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负极使用在未与锂进行合金化的金属基材层的两面上分别接合有铝金属层的层叠金属箔的非水电解液电池。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397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锂二次电池在应用领域扩大的过程中要求循环特性的进一步提高。锂二次电池中使用的金属负极在循环特性方面仍有改良的余地。

3、此外,“循环特性”利用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时的放电容量维持率进行评价。将反复进行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时放电容量维持率高评价为“循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为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层接合而成的包覆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集电体层是Al的含有比例低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集电体层包含选自Si、Fe、Ni、Cu、Mn及Mg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M2,相对于所述集电体层总量的所述元素M2的含有比例为0.1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铝,所述铝中包含的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有比例小于0.1质量%。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为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层接合而成的包覆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集电体层是al的含有比例低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集电体层包含选自si、fe、ni、cu、mn及mg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m2,相对于所述集电体层总量的所述元素m2的含有比例为0.1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慎吾山口泷太郎市坪哲李弘毅西村匠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