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具体涉及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河水、地下水等外水进入,导致污水中大量颗粒态有机物、泥砂等沉积于管道底部,还会影响污水管网运行效能、厌氧发酵产生大量ch4等温室气体,并且在合流制管网及雨季冲刷下会成为城市水体的重要污染源。
2、目前处理后的污泥的现状处置方式主要为干化焚烧、填埋覆盖用土等,现状以集中处理站为核心的城市排水系统清淤污泥的处理处置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填埋覆盖用土不但未实现污泥中有机质的资源化利用,还会产生ch4等温室气体;②干化焚烧的污泥处置方式不但运输及处置成本高,而且污泥处置出路难以保障;③集中处理模式下,会存在排水系统的大量清淤污泥的运输量大、清淤污泥运输路线选择难、集中污泥处理站建设用地选取难、运输过程污泥跑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等系列问题,现状排水系统清淤污泥收集处理处置全过程不低碳。
3、因此,亟需提出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创新城镇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处理处置模式,促进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和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1.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27),所述装置主体(27)内设置有筛分除杂单元(1)、破碎剥离单元(4)、旋流除砂单元(10)及旋流洗砂单元(17),所述筛分除杂单元(1)设置于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的上部,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通过进泥管道(9)与旋流除砂单元(10)连接,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与旋流除砂单元(10)的底部均通过竖直排砂管道与所述旋流洗砂单元(17)连接,所述装置主体(27)的外框上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27),所述装置主体(27)内设置有筛分除杂单元(1)、破碎剥离单元(4)、旋流除砂单元(10)及旋流洗砂单元(17),所述筛分除杂单元(1)设置于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的上部,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通过进泥管道(9)与旋流除砂单元(10)连接,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与旋流除砂单元(10)的底部均通过竖直排砂管道与所述旋流洗砂单元(17)连接,所述装置主体(27)的外框上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旋流除砂单元(10)及旋流洗砂单元(17)均通过不锈钢角钢(26)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主体(27)的侧面或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除杂单元(1)包括第一筛分除杂单元(1a)和第二筛分除杂单元(1b),所述第一筛分除杂单元(1a)和第二筛分除杂单元(1b)对称耦合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剥离单元(4)包括圆柱形主体和圆锥形底部砂斗(5),所述第一变频可调速驱动电机(6)及其驱动的第一搅拌桨(7)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中,所述圆锥形底部砂斗(5)采用便于观察砂层厚度的有机玻璃制成,且其竖直排砂管道上设置第一电动阀(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除砂单元(10)包括近圆柱形主体和圆柱圆锥复合型底部砂斗(11),所述近圆柱形主体中设置有第二变频可调速驱动电机(12)及其驱动的第二搅拌桨(13),及有机污泥排放管道(15),所述圆柱圆锥复合型底部砂斗(11)采用便于观察砂层厚度的有机玻璃制成,且其竖直排砂管道上设置第二电动阀(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利,李鹏峰,郑兴灿,吴宝利,杨敏,隋克俭,申世峰,尚巍,李怡,李家驹,张维,高晨晨,熊会斌,李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