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的,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涂层结构、极片、电芯及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二次电池,在手机、移动电源、智能穿戴等3c数码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在太阳能路灯储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方面的应用也在快速发展。
2、锂电池的电芯是由极片构成的,极片具有集流体和涂布在集流体上的活性涂层,集流体一般采用金属箔片,活性涂层涂布在集流体上后,需要通过辊压的方式使活性涂层牢固地附着在金属箔片上,并具备一定的压实密度。随着消费者对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集流体的厚度在不断减薄、活性物质的压实密度在不断增大,导致极片的制作难度不断增加。
3、在极片的生产工艺中,由于集流体厚度越来越薄,若在辊压时一味地增加活性涂层的压实密度,则容易导致活性物质嵌入集流体内部,使得辊压后的极片出现发脆、断带等问题,并且随着压实密度的提升,电解液难以浸润到活性涂层内部,导致离子传输效率降低,大倍率充放电时电芯容易出现析锂的问题。
4、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锂电池极片及相关生产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结构(1)为片状,具有上底面(11)、下底面(12)以及过渡面(13),所述过渡面(13)连接在所述上底面(11)和下底面(12)之间,所述上底面(11)的面积小于下底面(12)的面积,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下底面(12)的连接处形成棱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11)和所述下底面(12)均为平面,所述过渡面(13)为平面,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上底面(11)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80°,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下底面(12)之间的夹角β1的取值范围为0°<β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结构(1)为片状,具有上底面(11)、下底面(12)以及过渡面(13),所述过渡面(13)连接在所述上底面(11)和下底面(12)之间,所述上底面(11)的面积小于下底面(12)的面积,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下底面(12)的连接处形成棱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11)和所述下底面(12)均为平面,所述过渡面(13)为平面,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上底面(11)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80°,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下底面(12)之间的夹角β1的取值范围为0°<β1<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11)和所述下底面(12)均为平面,所述过渡面(13)为弧形面,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上底面(11)之间以平滑曲面过渡,所述过渡面(13)与所述下底面(12)之间夹角β2的取值范围为0°<β2<9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11)和所述下底面(12)相互平行,所述涂层结构(1)在所述过渡面(13)处形成削薄部(10),所述削薄部(10)的厚度小于所述上底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集,纪荣进,李聪,王诗龙,郑明清,项海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