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2067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发泡聚丙烯树脂包括丙烯均聚物、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和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所述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单体包括丙烯和共聚单体,所述共聚单体选自含4~8个碳原子的α‑烯烃、乙烯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单体包括丙烯和乙烯,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包含橡胶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泡聚丙烯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例如较佳的熔体强度、熔体拉伸速率等,适于用作制备发泡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尤其涉及一种发泡聚丙烯材料。


技术介绍

1、发泡聚丙烯材料以其优异的静态载荷能力、良好的回弹性和抗冲击性能、热变形温度高、耐化学品腐蚀能力、易于回收且环境友好、显著的隔热性能、尺寸恢复的稳定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均有应用,尤其在包装行业、建筑行业、汽车工业、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应用极具竞争力,前景非常广阔。

2、发泡聚丙烯材料的发泡温度介于结晶温度tc与熔点tm之间,可有效解决发泡聚丙烯基料在较高温度下由于熔体强度低导致的泡孔坍塌问题。但作为结晶材料,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聚丙烯树脂熔体的黏度会急剧降低,发泡剂分解出的气体难以保持在熔体中,不易得到发泡率高的发泡体。采用交联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聚丙烯的熔体强度,能够在较宽的加工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泡倍率,但交联反应发生的同时会导致凝胶的出现,而凝胶含量不易控制,较高的凝胶会限制泡孔增长和发泡聚丙烯的二次加工使用,因此如何通过非交联方式获得熔体强度足够的发泡聚丙烯材料是目前发泡聚丙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3、现有技术公开的发泡聚丙烯材料或者熔体强度较低、力学性能较差,或者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均聚物、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和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所述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单体包括丙烯和共聚单体,所述共聚单体选自含4~8个碳原子的α-烯烃、乙烯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单体包括丙烯和乙烯,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包含橡胶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发泡聚丙烯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发泡聚丙烯树脂包括10~25%的所述丙烯均聚物、60~80%的所述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和5~10%的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均聚物、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和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所述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单体包括丙烯和共聚单体,所述共聚单体选自含4~8个碳原子的α-烯烃、乙烯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单体包括丙烯和乙烯,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包含橡胶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发泡聚丙烯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发泡聚丙烯树脂包括10~25%的所述丙烯均聚物、60~80%的所述第一丙烯无规共聚物和5~10%的所述第二丙烯无规共聚物;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均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130万g/mol;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均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25~130万g/mol;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丙烯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田宇郭天瑞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