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结构及凿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67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结构及凿岩机,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击机构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置驱动齿轮,所述冲击机构的钎尾上设置输出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具有预设中心距并具有预设传动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中间齿轮轴,所述中间齿轮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用于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输出齿轮啮合。通过在驱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设置传动齿轮进行传动,使驱动齿轮和输出齿轮在保持预设传动比和限定预设中心距的情况下减少结构尺寸,从而使凿岩机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降低凿岩机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机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凿岩机传动,特别地,涉及一种传动结构及凿岩机


技术介绍

1、液压凿岩机是一种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的凿岩设备,广泛的应用于隧道掘进、石方工程、矿山开采等各种凿岩作业,用来凿岩爆破孔,是铁路、公路、冶金、煤炭、水利水电建设及国防石方工程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

2、凿岩钻头的动作主要由轴向冲击和周向旋转运动复合实现,运行过程中,钻头—钻杆通过螺纹与凿岩机钎尾固定连接,液压冲击活塞驱动钎尾轴向冲击运动,而回转机构可分为内回转式和外回转式两种;内回转式是通过冲击活塞带动螺旋棒转钎机构使钎具发生回转,其结构复杂而扭矩较小,且容易发生卡钎现象。独立外回转机构是由液压马达提供动力,通过一系列齿轮—花键驱动钎尾做独立的回转运动,所以此类型的液压凿岩机扭矩较大,且不容易发生卡钎现象。

3、为保证两种驱动力互不影响,钎尾与驱动齿轮之间一般采用花键连接,避免轴向冲击力向齿轮和箱体传递。向钎尾传递扭矩的花键套因摩擦力的作用,不可避免传递一部分冲击载荷,现有结构中一般采用前后设置轴承对花键套进行轴向和周向定位。

4、为保证钻具的冲击力,一般采用油缸直接布置在钎尾轴向后方,液压马达布置在钎尾侧方,通过传动系统将旋转力矩传递到钎尾处。为了尽量减少设备尺寸以降低重量,实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机动性的目标,将液压马达与钎尾之间的距离尽量靠近,但受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结构限制,参考图1,二者必然存在最小中心距,空间难以进一步压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动结构及凿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液压马达导致凿岩机设备结构空间占用大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传动结构,应用于凿岩机的冲击机构及其回转驱动机构之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击机构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置驱动齿轮,所述冲击机构的钎尾上设置输出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具有预设中心距并具有预设传动比,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中间齿轮轴,所述中间齿轮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用于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击机构的载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回转驱动机构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端面开设有用于装入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安装腔。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端用于朝向所述安装腔装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构造;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置有定位塞。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推力轴承,用于承受冲击振动载荷。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轮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侧壁中部,所述第一齿轮轴与所述回转驱动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滚针轴承,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滚针轴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齿轮的两端面与所述冲击机构的载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力垫。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钎尾包括花键套,所述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花键套并与所述花键套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的两端分别沿轴向延伸形成有筒状的配合段,所述配合段的内壁与所述花键套配合,所述配合段的外壁与所述冲击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滚针轴承。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花键套与所述配合段通过花键传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段的两端端面分别与所述冲击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垫,所述输出齿轮上远离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冲击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三推力垫。

12、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凿岩机,应用有以上任一所述的传动结构。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传动结构通过在驱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设置传动齿轮进行传动,使驱动齿轮和输出齿轮在保持预设传动比和限定预设中心距的情况下减少结构尺寸,从而使凿岩机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降低凿岩机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机动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中间齿轮轴,即可通过中间传动轴承受钎尾传递的轴向冲击载荷,大幅减少钎尾的冲击振动对回转驱动机构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结构,应用于凿岩机的冲击机构及其回转驱动机构之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击机构的第一齿轮轴(4),所述第一齿轮轴(4)上设置驱动齿轮,所述冲击机构的钎尾上设置输出齿轮(22),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22)之间具有预设中心距并具有预设传动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中间齿轮轴(12),所述中间齿轮轴(12)上设置有传动齿轮(14),用于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输出齿轮(2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的载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回转驱动机构连接的安装部(7),所述安装部(7)的端面开设有用于装入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一端用于朝向所述安装腔装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构造;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置有定位塞(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推力轴承(9),用于承受冲击振动载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侧壁中部,所述第一齿轮轴(4)与所述冲击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滚针轴承(5),所述传动齿轮(14)与所述中间齿轮轴(12)之间设置有第二滚针轴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4)的两端面与所述冲击机构的载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力垫(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尾包括花键套(23),所述输出齿轮(22)套设于所述花键套(23)并与所述花键套(23)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22)的两端分别沿轴向延伸形成有筒状的配合段,所述配合段的内壁与所述花键套(23)配合,所述配合段的外壁与所述冲击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滚针轴承(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套(23)与所述配合段通过花键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段的两端端面分别与所述冲击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垫(19),所述输出齿轮(22)上远离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冲击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三推力垫(24)。

10.一种凿岩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结构,应用于凿岩机的冲击机构及其回转驱动机构之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击机构的第一齿轮轴(4),所述第一齿轮轴(4)上设置驱动齿轮,所述冲击机构的钎尾上设置输出齿轮(22),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22)之间具有预设中心距并具有预设传动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中间齿轮轴(12),所述中间齿轮轴(12)上设置有传动齿轮(14),用于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输出齿轮(2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的载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回转驱动机构连接的安装部(7),所述安装部(7)的端面开设有用于装入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一端用于朝向所述安装腔装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构造;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置有定位塞(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推力轴承(9),用于承受冲击振动载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达云祝爽张兴刚孔文田健汪灿甘士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