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压铸,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1、为了能够制造结构复杂精细的控制壳体底盖,设计合理的模具以完成高效成型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完美形成辅助支脚和加强筋部分,抽芯装置的运用至关重要。为确保滑块座拥有充分的抽芯行程,不得不加长下模框尺寸,此举无疑增加了模具的成本,并且支脚与加强筋区域常面临冷隔缺陷,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2、中国专利cn220825458u展示了一款专为电动汽车逆变器控制壳体底盖设计的压铸模具,它由上模框与下模框构成,两者间装配上下堆叠的上模芯与下模芯。下模框顶部中央预设下型腔,且在其上部、下模芯两侧各装有一个横向滑动的滑块座。每个滑块座的一端并排安放了两个进入下型腔的支脚抽芯镶块,这些镶块前端配备有负责成型支脚的结构——支脚成型部,其顶端开有对接槽。下模框顶部对应每个滑块座下侧均内置一对平行排列的延伸支板,支板自由端向外水平延展。此外,下模框还配置了斜向置入滑块座内部的斜导柱,以引导滑块运动。上模芯底部则开有与下型腔匹配的上型腔,共同组成完整的模腔结构;在上型腔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包括在闭合后能形成模腔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具(2)的周围环绕设置有吸收单元(5),吸收单元(5)用于将下落的水雾吸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具(1)开始脱离下模具(2)时,吸收单元(5)和喷雾单元(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第二空隙,第二空隙设置有最大值,吸收单元(5)能沿竖直方向移动,在第二空隙到达最大值时,吸收单元(5)开始沿竖直方向随上模具(1)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包括在闭合后能形成模腔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具(2)的周围环绕设置有吸收单元(5),吸收单元(5)用于将下落的水雾吸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具(1)开始脱离下模具(2)时,吸收单元(5)和喷雾单元(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第二空隙,第二空隙设置有最大值,吸收单元(5)能沿竖直方向移动,在第二空隙到达最大值时,吸收单元(5)开始沿竖直方向随上模具(1)同步上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吸收单元(5)包括围绕下模具(2)设置的环形壳(51)和设置在环形壳(51)内的吸收器(52),吸收器(52)用于将水雾吸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底盖一体化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环形壳(5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环形壳(5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53)。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平,邓彦超,任赛良,李进步,李斌,周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赛维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