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缆线铺设,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已铺设在放线槽内的线缆更好的监测和控制,通常需要在铺设好的线缆上铺设感温线缆。
2、在对感温线缆进行铺设安装时,为了确保感温线缆与已铺设好的线缆充分接触,往往需要将感温线缆呈s形铺设在已铺设好的线缆上;施工时,需要专人沿放线槽放线,同时,其他人员配合将感温线缆交替朝两侧拨动,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
3、现有的大厦内部为了便于布线和保护线缆,通常使用放线槽对线缆进行布线,放线槽多在过道的顶部且两侧空间狭小,而施工人员又必须借助梯子才能完成线缆的布置,这就导致整个布线过程难度极高,且效率低下,而且在感温线缆铺设时还需要对铺设好的感温线缆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无法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无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铺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铺设装置,包括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两侧安装有行走装置,所述主体(2)的前段开设有透槽(5),所述透槽(5)内并列设置有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0),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0)相啮合,所述主体(2)一侧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与第一从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主体(2)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0)之间设置有拨动装置,所述第一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铺设装置,包括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两侧安装有行走装置,所述主体(2)的前段开设有透槽(5),所述透槽(5)内并列设置有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0),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0)相啮合,所述主体(2)一侧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与第一从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主体(2)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0)之间设置有拨动装置,所述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上方的透槽(5)处设置有安装块(45),所述安装块(45)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拨动柱(30),所述安装块(45)的侧面开设有滑轨,所述主体(2)底端的透槽(5)后方安装有压线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装置包括滑动块(17),所述滑动块(17)滑动设置在滑轨内,所述滑动块(17)的侧面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柱(18),所述第一转动柱(18)上安装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下端设置有变位块(20),所述变位块(20)位于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之间,所述变位块(20)相对的两侧具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螺纹(21),所述螺纹(21)分别与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相适配,所述变位块(20)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远离变位块(20)的一端具有导线孔(16),所述转动杆(19)远离变位块(20)的一端设置有挡柱(46),所述滑动块(17)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柱(22),所述第二转动柱(22)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拨动杆(23)和第二拨动杆(26),所述第一拨动杆(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柱(25),所述第一拨动杆(23)的另一端侧面设置有拨叉(24),所述挡柱(46)位于拨叉(24)内,所述第二拨动杆(26)远离第一固定柱(2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柱(27),所述第一固定柱(25)通过拨动弹簧(28)与第二固定柱(27)相连接,所述变位块(20)顶部位于第二拨动杆(26)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29),所述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忠,晋飞,方磊,朱海南,李国强,金峰,刘堃,陈兵兵,李宗璇,薛云霞,王娟娟,刘明,张锴,杨雨欣,孙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