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44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取目标鱼类,在人工水体中养殖一定时间,筛除死亡个体,得到待标记个体;以茜素红为染料配制浓度为70~100mg/L的染色培养液;将待标记个体浸泡于染色培养液中,并人工控制光照周期,每个光照周期中光照时间为6~8h、黑暗时间为4~6h,浸泡总时长为2~3个光照周期,即得到耳石受茜素红染色的标记个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待标记个体在染色培养液中浸泡2~3个光照周期,使后一轮形成的日轮包覆前一轮形成的日轮,避免染料从耳石上脱离,提高了染色标记效果,并通过人工控制光照周期,将每个光照周期时间缩短,使待标记个体的总浸泡时间缩短,避免待标记个体因为长时间浸泡而活性降低或出现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殖放流,具体地涉及一种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1、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在渔业中常有使用。为了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一般进行增殖放流前需要对鱼进行标记,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捕捞,根据捕捞得到的设有标记的鱼所占的比例来大致判断其种群数量评估增殖放流效果。传统方法中大多是以物理方法对鱼类进行标记,例如:剪鳍,外挂标签,植入性标记线等等,这些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且对鱼体伤害较大,不利于大规模的放流操作,且对放流回捕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2、荧光浸染标记作为一种潜在有效且成本低廉的标记方法,其利用荧光染料在标记对象硬骨组织上形成标记效果明显,已在多种水产的增殖放流中得以应用,例如公告号为cn103875573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标志石首科幼鱼的方法,该方法以茜素络合指示剂作为染料,将石首科幼鱼浸泡在含90~110ppm染料的荧光染色液中对耳石进行染色标记,公告号为cn106614217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带标记鱼苗先断食24h以上再浸泡于染色培养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养殖过程中投喂添加有钙补充剂的饲料,所述钙补充剂选自无机钙盐、有机钙盐和生物骨质粉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钙含量为1.2~1.8g/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培养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带标记鱼苗先断食24h以上再浸泡于染色培养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养殖过程中投喂添加有钙补充剂的饲料,所述钙补充剂选自无机钙盐、有机钙盐和生物骨质粉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钙含量为1.2~1.8g/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培养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先将茜素红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为2000mg/l的母液,曝气24h以上再用自来水将浓度稀释为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环练青平夏佳佳张爱菊原居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