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4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服装面料的技术领域。抗菌服装面料通过抗菌纤维和纤维体混纺制得,抗菌纤维的制备包括步骤:将竹纤维浸泡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干燥,制得碱处理竹纤维;壳聚糖与乙酸水溶液混合,加入碱处理竹纤维进行超声处理,加入硝酸盐搅拌混合,静置,得预制液;向预制液中加入腰果酚溶液和硝酸铈铵混合并调节pH,加热搅拌,洗涤,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碱液预处理竹纤维,使其形状不规则并呈空腔结构,增加吸附活点,加入壳聚糖浸润,形成网络结构,吸附更多银离子,以提高抗菌性能,腰果酚与壳聚糖共价连接于网络结构表面,优化抗菌性能,酚羟基与银离子形成配位键,增加表面疏水性,进一步提高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的,涉及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抗菌面料系经过特定技术处理之织物,通过融入抗菌剂与抗菌纤维之交织,赋予面料抗菌特性。此类面料制成之服饰,能有效抑制细菌活性,保护人体健康。竹纤维,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之天然素材,具有内在之抗菌及抗紫外线特性。在纺织品应用过程中,即便经历多次清洗与日照,其抗菌性能依然稳定。然而,竹纤维由纤维素、木质素及半纤维素构成,其高度亲水性质易受生物降解因子影响,导致微生物腐烂,进而为微生物滋生提供便利。因此,需配合其他抗菌剂共同使用以增强效果。银离子,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广谱抗菌剂,具有显著之灭菌作用,且抗菌活性持久。它在纺织品、食品包装、医疗卫生及污水处理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然而,当银离子与竹纤维结合时,仅通过物理作用结合,其抗菌性能提升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案首先选取三种竹纤维,调整配比以减少团聚,便于壳聚糖和银离子的吸附及致密结构的形成。然后,通过碱液预处理竹纤维,使其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服装面料,所述抗菌服装面料通过抗菌纤维和纤维体混纺制得,所述纤维体为氨纶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尼龙纤维、竹纤维、石墨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中一种或多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0-90min;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2%;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竹纤维的质量比为50-65mL:5.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服装面料,所述抗菌服装面料通过抗菌纤维和纤维体混纺制得,所述纤维体为氨纶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尼龙纤维、竹纤维、石墨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中一种或多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0-90min;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2%;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竹纤维的质量比为50-65ml:5.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竹纤维由7-7.5:9-10:15-16长径比、1.5:2.5-3.5:6质量比的三种竹纤维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乙酸水溶液、碱处理竹纤维和硝酸盐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弘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