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39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将干燥的秸秆、菌糠、鸡粪粉碎过筛形成粒度小于0.5cm的混合粉末,加水使湿基含水量为50‑70%,然后置于堆肥罐中,间歇通气控制堆肥温度为50‑60℃进行第一次堆肥,堆肥过程不断测定堆肥温度,至堆肥温度不变化时,第一次堆肥完成;将第一次堆肥完成后的混合肥料取出冷却并加入占混合肥料质量的1‑1.5%的混合菌种,搅拌均匀后再次置于堆肥罐中,间歇通气控制堆肥温度为30‑35℃,完成第二次堆肥,堆肥过程不断测定堆肥温度,至堆肥温度不变化时,第二次堆肥完成,得到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种植业、养殖业及食用菌栽培行业的迅速发展,产量过剩的畜禽粪便、秸秆与菌糠已成为农牧业良性发展的环境问题。大量的秸秆及畜牧粪便废弃物被随意的丢弃在田间地头,加重病虫害传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香菇菌糠属于含水量高、有机质和真菌菌丝含量较高的废弃物,在未经无害化处理后便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因为带有塑料袋片等易污染土地和水源;并且,随风到处乱飘霉菌孢子,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将废弃秸秆、粪便及菌糠进行堆肥处理是目前的常用无害化处理方式,这样既避免焚烧、填埋等传统处理方法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够消除多种微生物病菌及其他有害物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优越的理化性质、充分的营养元素及有益的微生物。高温好氧堆肥能够使废弃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历高温腐熟、杀死物料本身携带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把有机物

3、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4、我们的研究点在于2点。首先,对于堆肥过程,碳氮比是限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单独使用单一的废弃物,因碳氮比,ph及养分含量等不的不适宜,使堆肥效果不佳,导致其资源化效果不理想。菌糠具有较高的碳氮比,营养元素及微生物含量丰富的优点;作物秸秆具有适中的 c/n,又因其木质化程度较高,具有调节堆肥孔隙度和含水率的作用;畜禽粪便有着氮素含量高、c/n 低、有机质丰富且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特点,是秸秆堆肥的优质能量调理剂。其次,三者混合堆肥作为有机肥经过传统堆肥的使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很少有研究在菌糠高温堆肥后,添加多种功能性微生物进一步常温堆肥。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首次将秸秆,鸡粪及菌糠固体废弃物混合堆肥,并添加混合微生物共同堆肥,尝试探索出一种高性能有机肥。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3、步骤一、将干燥的秸秆、菌糠、鸡粪粉碎过筛形成粒度小于0.5cm的混合粉末,加水使湿基含水量为50-70%,然后置于堆肥罐中,间歇通气控制堆肥温度为50-60℃进行第一次堆肥,堆肥过程不断测定堆肥温度,至堆肥温度不变化时,第一次堆肥完成;

4、步骤二、将第一次堆肥完成后的混合肥料取出冷却并加入占混合肥料质量的1-1.5%的混合菌种,搅拌均匀后再次置于堆肥罐中,间歇通气控制堆肥温度为30-35℃,完成第二次堆肥,堆肥过程不断测定堆肥温度,至堆肥温度不变化时,第二次堆肥完成,得到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

5、步骤一中第一次堆肥过程中,当温度达到58℃时,开始通气搅拌,当温度达到52℃时停止通气搅拌,通气速度为13-14l/min,通入气体为空气。

6、步骤一中秸秆为小麦、玉米、大豆中的一种。

7、步骤二中,干燥的秸秆、菌糠、鸡粪的质量比为1:1:1。

8、混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的培养基扩大培养后混合菌种,首先将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分别在各自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所有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时,保持温度为30℃,震荡培养1-3天,使菌含量大于等于1*108cfu·g−1,使用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各自带培养液的质量被为1:1:1。

9、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中,胰蛋白胨:10.0g/l,酵母浸粉:5.0g/l,nacl:10.0g/l,余量为水,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为7.0-7.1。

10、褐球固氮菌和胶质芽孢杆菌采用相容的培养基,它们的培养基中,kh2po4:0.4 g/l,k2hpo4:0.1 g/l,d-葡萄糖酸钠:5.0 g/l,mgso4:0.2 g/l,nacl:0.1g/l,cacl2:0.02g/l,fecl3:0.01g/l,酵母浸粉:0.8g/l,na2moo4·2h2o:0.002 mg/l,余量为水,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为6.8-7.0。

11、本专利技术基于堆肥理论,通过混合三种不同碳氮比的固体废弃物,并添加土壤有益微生物二次堆肥。改善有机肥的理化性质,提高了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比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3、本专利技术基于固体废弃物堆肥的独特效应,首次将添加微生物共堆肥引入三种固体废弃物去尝试肥料理化及生物性质,通过控制堆肥时间、添加不同微生物种类(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等工艺参数成功合成了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壤理化性质中中容重,持水孔隙,显著增加,总孔隙度,通气空隙及toc显著下降;ph 及 ec 值上升至约 7.3 及 2.6 ms▪cm-1;总氮、总磷、总钾、碱性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添加后种植番茄后根际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益微生物菌群均显著增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固体废弃物在有机肥制备的实际用途。这些见解还有助于应用固体废弃物改善土壤退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动绿色生态环境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及经济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第一次堆肥过程中,当温度达到58℃时,开始通气搅拌,当温度达到52℃时停止通气搅拌,通气速度为13-14L/min,通入气体为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秸秆为小麦、玉米、大豆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干燥的秸秆、菌糠、鸡粪的质量比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的培养基扩大培养后混合菌种,首先将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分别在各自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所有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时,保持温度为30℃,震荡培养1-3天,使菌含量大于等于1*108cfu·g−1,使用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各自带培养液的质量比为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中,胰蛋白胨:10.0g/L,酵母浸粉:5.0g/L,NaCl:10.0g/L,余量为水,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为7.0-7.1。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褐球固氮菌和胶质芽孢杆菌采用相容的培养基,它们的培养基中,KH2PO4:0.4 g/L,K2HPO4:0.1 g/L,D-葡萄糖酸钠:5.0 g/L,MgSO4:0.2 g/L,NaCl:0.1g/L,CaCl2:0.02g/L,FeCl3:0.01g/L,酵母浸粉:0.8g/L,Na2MoO4·2H2O:0.002 mg/L,余量为水,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为6.8-7.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第一次堆肥过程中,当温度达到58℃时,开始通气搅拌,当温度达到52℃时停止通气搅拌,通气速度为13-14l/min,通入气体为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秸秆为小麦、玉米、大豆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干燥的秸秆、菌糠、鸡粪的质量比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菌糠-鸡粪混合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的培养基扩大培养后混合菌种,首先将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分别在各自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所有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时,保持温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璇佘波刘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