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贴合机。
技术介绍
1、目前,显示模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oca胶将玻璃盖板与显示模组贴合,上述贴合工序一般是由贴合机来完成。
2、现有的贴合机一般包括工作台、龙门架、下定位盘、上顶板和升降气缸,龙门架安装在工作台的上方,下定位盘安装在工作台上,上顶板设置在下定位盘的正上方,上顶板内部设有真空内腔,上顶板的底部设有与真空内腔相通的多个吸附孔;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龙门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顶板连接。工作时,可将上贴合物(如玻璃盖板)置于上顶板的下侧,并利用上顶板的真空内腔产生的吸力将其吸附住;然后,将下贴合物(如显示模组)放置在下定位盘中,并对下贴合物的贴合面施胶(如光学透明胶);最后,通过升降气缸驱动上顶板往下压的方式来实现贴合。但是,如果上贴合物为大片的玻璃盖板,其一般需要采用尺寸非常大的上顶板,而上顶板的重量一般非常大,因此其在使上贴合物与下贴合物贴合过程中,其往往是通过卸力(即通过气缸卸去部分重力)的方式使上顶板往下压,这种方式的压力和运动过程很难控制,往往会造成上顶板往下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最终出现产品贴合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合机,这种贴合机能够实现下贴合物和上贴合物的自动贴合,并且可有效避免在贴合过程中因压合力过大而导致产品贴合不良等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产品的贴合质量。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上顶板、上贴合物上料装置和下贴合物上
3、工作时,可将上贴合物(如大片的玻璃盖板)置于第一定位盘上,将下贴合物(如尺寸相对较小的显示模组)置于第二定位盘上,并对下贴合物的贴合面施胶(如光学透明胶);随后,由上贴合物上料装置通过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下顶板、第一定位盘和上贴合物先平移至上顶板的正下方再做上升运动,使上贴合物靠近上顶板的真空吸附面以被其吸附住实现固定;在上贴合物上料装置动作复位之后,由下贴合物上料装置通过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驱动第二下顶板、第二定位盘和下贴合物先平移至上顶板的正下方再做上升运动,利用第二下顶板往上压的方式来实现下贴合物与上贴合物的自动贴合,得到贴合好的产品;随后,先由上顶板释放开贴合好的产品,再由下贴合物上料装置通过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驱动第二下顶板、第二定位盘和贴合好的产品先做下降运动,再从上顶板的正下方反向平移离开;最后将贴合好的产品从第二定位盘中取出即可。这种贴合机能够实现下贴合物和上贴合物的自动贴合,可以适用于大尺寸玻璃产品的贴合,并且在贴合过程中都是将上贴合物、下贴合物从下往上顶,这种方式的压力和运动过程容易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在贴合过程中因压合力过大而导致产品贴合不良等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产品的贴合质量。
4、上述上顶板一般在其内部设置真空内腔,并将真空内腔通过输气软管连接抽真空装置,上顶板的底部设有与真空内腔相通的多个吸附孔。工作时,由抽真空装置通过输气软管对真空内腔抽气,在上顶板底部的各个吸附孔处形成负压,由此可在上顶板的底部形成所述真空吸附面;当上贴合物靠近上顶板的底部时,上贴合物会被上顶板的各个吸附孔产生的吸力吸附住以实现固定。上述上顶板也可以在其底部设置多个真空吸盘,实现对上贴合物的吸附固定。
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座包括工作台和龙门架,龙门架安装在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上顶板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上贴合物上料装置、所述下贴合物上料装置均安装在工作台上。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平移座、用于驱动第一平移座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一平移座上,所述第一下顶板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采用这种结构,可由第一平移机构驱动第一平移座、第一下顶板及其上的第一定位盘一起朝向或背向上顶板的正下方平移;可由第一升降机构驱动第一下顶板及其上的第一定位盘上升或下降一定高度。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螺杆和第一平移电机,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且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平移座安装在第一滑轨上并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一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与第一滑轨相平行,第一平移座上设有与第一螺杆相啮合的第一螺孔,第一螺杆处在第一螺孔中;第一平移电机安装在机座上,第一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第一水平方向可以为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工作时,第一平移电机驱动第一螺杆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第一平移座及其上的第一下顶板和第一定位盘一起沿第一滑轨向前或向后平移一定距离。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多个第一导向柱和多个第一导向套,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座上,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所述第一下顶板连接;各个第一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平移座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个第一导向套均安装在第一下顶板上并分别套接在相应的第一导向柱上。采用这种结构,可通过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第一下顶板和第一定位盘上升或下降一定高度,并利用各个第一导向柱和各个第一导向套之间的配合使其升降更加平稳。
9、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顶板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一平移机构安装在升降座上。采用这种结构,可由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座、第一下顶板和第一定位盘上升或下降一定高度;可由第一平移机构驱动第一下顶板和第一定位盘一起朝向或背向上顶板的正下方平移。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平移座、用于驱动第二平移座平移的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二平移座上,所述第二下顶板安装在第二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采用这种结构,可由第二平移机构驱动第二平移座、第二下顶板及其上的第二定位盘一起朝向或背向上顶板的正下方平移;可由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下顶板及其上的第二定位盘上升或下降一定高度。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螺杆和第二平移电机,第二滑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且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平移座安装在第二滑轨上并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第二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机,包括机座和上顶板,上顶板的底部具有真空吸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还包括上贴合物上料装置和下贴合物上料装置;所述上顶板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上贴合物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盘、第一下顶板、用于驱动第一下顶板做平移及升降运动的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一定位盘安装在第一下顶板上,第一定位盘可移动至上顶板的正下方并与上顶板相配合;所述下贴合物上料装置包括第二定位盘、第二下顶板、用于驱动第二下顶板做平移及升降运动的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安装在机座上,第二定位盘安装在第二下顶板上,第二定位盘可移动至上顶板的正下方并与上顶板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工作台和龙门架,龙门架安装在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上顶板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上贴合物上料装置、所述下贴合物上料装置均安装在工作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平移座、用于驱动第一平移座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螺杆和第一平移电机,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且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平移座安装在第一滑轨上并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一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与第一滑轨相平行,第一平移座上设有与第一螺杆相啮合的第一螺孔,第一螺杆处在第一螺孔中;第一平移电机安装在机座上,第一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多个第一导向柱和多个第一导向套,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座上,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所述第一下顶板连接;各个第一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平移座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个第一导向套均安装在第一下顶板上并分别套接在相应的第一导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平移座、用于驱动第二平移座平移的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二平移座上,所述第二下顶板安装在第二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螺杆和第二平移电机,第二滑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且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平移座安装在第二滑轨上并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第二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与第二滑轨相平行,第二平移座上设有与第二螺杆相啮合的第二螺孔,第二螺杆处在第二螺孔中;第二平移电机安装在机座上,第二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多个第二导向柱和多个第二导向套,第二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座上,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所述第二下顶板连接;各个第二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平移座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个第二导向套均安装在第二下顶板上并分别套接在相应的第二导向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还包括下真空模、上真空模以及用于驱动上真空模升降的第三升降机构;下真空模安装在所述第二平移座上,下真空模的顶面上设有下真空腔,所述第二下顶板、第二定位盘均处在下真空腔中;第三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上真空模设置在下真空模的上方并与下真空模相配合,上真空模的底面上设有上真空腔,所述上顶板处在上真空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升降气缸、多个第三导向柱和多个第三导向套,各个第三导向柱的上端均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个第三导向柱的下端均与所述上顶板的顶部连接;各个第三导向套均设置在上真空模上并分别套接在相应的第三导向柱的中段上;第三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座上,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所述上真空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真空模上设有多个上下走向的通孔,各个通孔下端均与所述上真空腔相通;所述第三导向套采用真空密封套,各个所述第三导向套分别安装在相应的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机,包括机座和上顶板,上顶板的底部具有真空吸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还包括上贴合物上料装置和下贴合物上料装置;所述上顶板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上贴合物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盘、第一下顶板、用于驱动第一下顶板做平移及升降运动的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一定位盘安装在第一下顶板上,第一定位盘可移动至上顶板的正下方并与上顶板相配合;所述下贴合物上料装置包括第二定位盘、第二下顶板、用于驱动第二下顶板做平移及升降运动的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安装在机座上,第二定位盘安装在第二下顶板上,第二定位盘可移动至上顶板的正下方并与上顶板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工作台和龙门架,龙门架安装在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上顶板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上贴合物上料装置、所述下贴合物上料装置均安装在工作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平移座、用于驱动第一平移座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一平移座上,所述第一下顶板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螺杆和第一平移电机,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且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平移座安装在第一滑轨上并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一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并与第一滑轨相平行,第一平移座上设有与第一螺杆相啮合的第一螺孔,第一螺杆处在第一螺孔中;第一平移电机安装在机座上,第一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多个第一导向柱和多个第一导向套,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座上,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所述第一下顶板连接;各个第一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平移座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个第一导向套均安装在第一下顶板上并分别套接在相应的第一导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顶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奕,詹前贤,朱世健,陈少东,杨帆,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