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动触头组件。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地使用到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是一种不仅可以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还可以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的开关电器。低压断路器在电路中除起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过负荷、短路、欠压和漏电保护等。
2、如申请号为cn202311016011.4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无导线式动触头组及断路器,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导线式动触头组及断路器,涉及断路器的
,其包括动触头座、与动触头座铰接的动触片,所述动触头座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动触头座的底侧与第一连接片的端部抵接并固定,所述动触头座与第一连接片均为导电材质;通过第一连接片的设置,且动触头座与第一连接片均为导电材质,以此实现动触片、动触头座和第一连接片的电连接,且动触头座与第一连接片的连接为硬连接。
3、在上述的断路器中,动触片上的动触点用于与静触头连接,动触片基本上为直线延伸,在相同的偏转空间内,动触片相对于静触头的开度较小,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间距偏小,电弧容易烧坏动触头的触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触头直线延伸,在相同的偏转空间内,动触片相对于静触头的开度较小,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间距偏小,电弧容易烧坏动触头的触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触头,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触头,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140°-150°,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150°-160° 。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段的延伸长度为d1,所述第二段的延伸长度为d2,所述第三段的延伸长度为d3,d1>d3>d2。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段的延伸长度d1的范围为90-100mm,所述第二段的延伸长度d2的范围为55-65mm,所述第三段的延伸长度d3的范围为75-85mm。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相接处形成有限位槽。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相接处还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限位槽对应设置。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为三角凸起,所述凸起的顶角γ的角度范围为115°-125°。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铰接部上延伸有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的两个侧面为内凹的阶梯面。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电部呈顶角为圆倒角的三角形状。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13、本技术的动触头,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并设置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的夹角关系,则动触头的触点朝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偏离,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开度增加,使得动触头被斥开时,触点会更加远离静触头,避免电弧带来的危害;
14、本技术的动触头,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相接处形成限位槽,限位槽可与设定的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定动触头被斥开时的最大偏转角度;限位槽的位置靠近铰接部设置,可实现限位结构在相同高度时,动触头相对于静触头的开度较大,安全性好;此外,对应限位槽设置凸起,可保证动触头在限位槽处的宽度,进而保证动触头的强度,使动触头不易损坏;
15、本技术的动触头,铰接部延伸接电部,便于动触头接电;接电部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内凹的阶梯面,可节省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所述第二段(2)相对于所述第一段(1)沿远离静触头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三段(3)相对于所述第二段(2)沿靠近静触头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段(2)和第一段(1)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第三段(3)和第二段(2)之间形成夹角β,夹角α和夹角β均为钝角,且夹角β>夹角α;所述第一段(1)的远离所述第二段(2)的一端形成有铰接部(4),所述第三段(3)远离所述第二段(2)的一端设置有触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140°-150°,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150°-160° 。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的延伸长度为D1,所述第二段(2)的延伸长度为D2,所述第三段(3)的延伸长度为D3,D1>D3>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的延伸长度D1的范围为90-100mm,所述第二段(2)的延伸长度D2的范围为55-65mm,所述第三段(3)的延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和所述第二段(2)的相接处形成有限位槽(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和所述第二段(2)的相接处还形成有凸起(7),所述凸起(7)与所述限位槽(6)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为三角凸起,所述凸起(7)的顶角γ的角度范围为115°-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4)上延伸有接电部(8),所述接电部(8)的两个侧面为内凹的阶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部(8)呈顶角为圆倒角的三角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所述第二段(2)相对于所述第一段(1)沿远离静触头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三段(3)相对于所述第二段(2)沿靠近静触头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段(2)和第一段(1)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第三段(3)和第二段(2)之间形成夹角β,夹角α和夹角β均为钝角,且夹角β>夹角α;所述第一段(1)的远离所述第二段(2)的一端形成有铰接部(4),所述第三段(3)远离所述第二段(2)的一端设置有触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140°-150°,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150°-160° 。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的延伸长度为d1,所述第二段(2)的延伸长度为d2,所述第三段(3)的延伸长度为d3,d1>d3>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触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学辉,周永山,汪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贝隆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