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识别以及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方法与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商及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货物数量成倍增加,人口数量的降低,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传统的人工货物分拣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并成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降低分拣成本成为各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降低分拣成本、提高分拣效率,半自动化分拣及自动化分拣技术站上历史舞台。自动化分拣相较于人工分拣优势在于较高的分拣效率、数据存储可控管理、较低的分拣成本,因此非常适合大批量分拣系统。针对物流领域中大量使用的传统输送线分拣,在采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保持高效率分拣的情况下,降低分拣误差是当前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降低运输系统总成本至关重要。
2、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提前将rfid标签贴至货物表面,当货物随着传送带进入阅读器辐射区即可与阅读器进行无线通信,根据阅读器发送指令做出不同操作。rfid射频识别拥有以下优点:1.较远的识别距离;2.非接触式通信;3.更高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等优点。但在物流分拣中存在以下缺点:1.处于辐射区内的标签均可响应阅读器的盘点指令,容易出现数据窜读问题,导致分拣出错。通过对已通信过的标签灭活处理,一方面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另一方面已灭活的标签无法再响应后续阅读器的盘点,无法适应于多节点分拣,实用性低;2.当阅读器发射功率较低,则存在标签无法接收到阅读器盘点指令,或标签接收到指令后返回数据的功率太低导致阅读器接收不到返回数
3、因此综上,使用rfid替代二维码能够大大提高物流和分拣效率,但由于超高频射频波长及射频场的衍射特性,从技术原理上,只能进行米级范围的位置识别,无法满足物流分拣领域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定位需求。针对产业应用的紧迫且海量需求,利用光进行辅助定位的方法,在技术原理上可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定位精度,但目前仍未有与无源识别技术适用的可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方法与检测系统。
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4、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阅读器与标签通信后,在所述标签的存储器的固定位置存储预设数据,以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
5、若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则在存在第一光脉冲序列、所述标签处于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且所述第二阅读器与所述标签通信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一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
6、若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第三工作模式,则在存在第二光脉冲序列且所述标签处于第三阅读器的辐射区内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二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
7、可选地,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阅读器与标签通信后,在所述标签的存储器的固定位置存储预设数据,以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包括:
8、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阅读器发送盘点命令至所述标签,在所述第一阅读器接收到所述标签返回的数据后,所述第一阅读器通过6c通信模式与所述标签进行通信;
9、所述第一阅读器通过向所述标签发送写命令,改变所述存储器的固定位置的内容为所述预设数据,以根据所述预设数据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
10、可选地,在根据所述预设数据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11、若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则在所述存储器的固定位置配置预期通过龙门架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数量设置为第一参数值;
12、若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第三工作模式,则在所述存储器的固定位置配置返回数据格式、返回数据速率、每次光脉冲序列激活返回数据的次数以及预期通过龙门架的第二数量,第二数量设置为第二参数值。
13、可选地,在存在第一光脉冲序列、所述标签处于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且所述第二阅读器与所述标签通信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一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包括:
14、s2.1、判断第一光产生器发射的第一光脉冲序列和所述标签配置的预设光脉冲序列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执行s2.2;
15、s2.2、判断所述标签是否处于所述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若所述标签处于所述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则继续判断所述第二阅读器是否在发送盘点命令至所述标签后,接收到所述标签返回的数据,若是,所述第二阅读器通过6c通信模式与所述标签进行通信,所述第二阅读器按照提前设定好的命令顺序向所述标签发送命令;
16、s2.3、在所述标签每次通过一个龙门架时,所述第一参数值减1,在所述第一参数值变为0后,若所述标签未再经过一次龙门架,所述终止标志位的值为0,若所述标签再经过一次龙门架,终止标志位的值更新为1,同时更新所述存储器内的预设参数为16’h0000,此时在所述标签下次进行上电时,回到第一工作模式。
17、可选地,在s2.3之后,还包括:
18、若所述第二阅读器对应的龙门架是最后一个龙门架,且所述终止标志位的值为1,则流程正常;
19、若所述第二阅读器对应的龙门架是最后一个龙门架,且所述终止标志位的值为0,则发送报警信号;
20、若所述第二阅读器对应的龙门架并非最后一个龙门架,且所述终止标志位的值为1,则发送报警信号;
21、若所述第二阅读器对应的龙门架并非最后一个龙门架,且所述终止标志位的值为0,则所述第二阅读器不发送报警信号。
22、可选地,在更新所述存储器内的预设参数为16’h0000之后,还包括:
23、所述第二阅读器通过发送写命令修改所述存储器固定位置的预设数据,使所述标签转换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或者所述第三工作模式。
24、可选地,在存在第二光脉冲序列且所述标签处于第三阅读器的辐射区内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二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包括:
25、s3.1、判断第二光产生器发射的第二光脉冲序列和所述标签配置的预设光脉冲序列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执行s3.2;
26、s3.2、判断所述标签是否处于所述第三阅读器的辐射区内,若所述标签处于所述第三阅读器的辐射区内,则所述标签发送给所述第三阅读器epc码及终止标志位,在所述标签每次通过一个龙门架时,所述第二参数值减1,在所述第二参数值变为0后,若所述标签未再经过一次龙门架,所述终止标志位的值为0,若所述标签再经过一次龙门架,终止标志位的值更新为1,同时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阅读器与标签通信后,在所述标签的存储器的固定位置存储预设数据,以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设数据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第一光脉冲序列、所述标签处于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且所述第二阅读器与所述标签通信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一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3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更新所述存储器内的预设参数为16’h0000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第二光脉冲序列且所述标签处于第三阅读器的辐射区内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2之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更新所述存储器内的预设参数为16’h0000之后,还包括:
10.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阅读器、若干第二阅读器、若干第三阅读器、若干第一光产生器、若干第二光产生器和包括有存储器的标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阅读器与标签通信后,在所述标签的存储器的固定位置存储预设数据,以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设数据确定所述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第一光脉冲序列、所述标签处于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且所述第二阅读器与所述标签通信时,根据所述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一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3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明,周新杰,安亚斌,常天赐,任文科,宋柏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