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蓄电电池单元。
技术介绍
1、日本特开2016-207516号公报公开了在外壳主体中纵向地容纳的卷绕电极体。
技术实现思路
1、包含卷绕电极体的蓄电电池单元可大致分为例如“纵型”和“横型”。在纵型中,以外壳主体的开口面与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方向正交的方式,将卷绕电极体容纳于外壳主体。“卷绕轴方向”表示卷绕轴延伸的方向。在横型中,以外壳主体的开口面与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方向平行的方式,将卷绕电极体容纳于外壳主体。电解液含浸于卷绕电极体。
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纵型的蓄电电池单元中减少电解液的分布的偏差。
3、以下对本公开的技术的构成和作用效果进行说明。不过,本说明书的作用机制包含推定。作用机制并不限定本公开的技术的范围。
4、1.蓄电电池单元包含电池单元外壳、卷绕电极体和电解液。电池单元外壳容纳卷绕电极体和电解液。电解液含浸于卷绕电极体。电池单元外壳包含顶壁、侧壁和底壁。顶壁与底壁相对。侧壁将顶壁与底壁连接。
5、卷绕电极体包含正极片材、
...【技术保护点】
1.蓄电电池单元,其包含电池单元外壳、卷绕电极体和电解液,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外壳容纳所述卷绕电极体和所述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含浸于所述卷绕电极体,所述电池单元外壳包含顶壁、侧壁和底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所述侧壁将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卷绕电极体包含正极片材、分隔体片材和负极片材,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方向沿着从所述底壁向所述顶壁的方向,在所述卷绕轴方向上,所述卷绕电极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顶壁相对,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这两者,所述分隔体片材相对于所述负极片材向外侧延伸,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分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电池单元,其包含电池单元外壳、卷绕电极体和电解液,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外壳容纳所述卷绕电极体和所述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含浸于所述卷绕电极体,所述电池单元外壳包含顶壁、侧壁和底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所述侧壁将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卷绕电极体包含正极片材、分隔体片材和负极片材,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方向沿着从所述底壁向所述顶壁的方向,在所述卷绕轴方向上,所述卷绕电极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顶壁相对,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这两者,所述分隔体片材相对于所述负极片材向外侧延伸,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分隔体片材具有第一突出长度,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分隔体片材具有第二突出长度,所述第一突出长度和所述第二突出长度是在所述卷绕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尊,藤岛正刚,杉原敦史,和泉润,金子刚,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