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23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涉及并线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四个所述固定板两两一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安装有集纱轮,另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辊,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所述U型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b,本技术通过电机的转动力与加热装置内部的外壳、显示器和加热管等组件相互配合,实现了抗菌涤纱进入到加热装置,然后按动显示器使加热管进行加热运动过程,实现了加热丝线可以提高温度,这有助于杀灭潜在存在于丝线上的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达到了增强丝线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抗菌涤纱,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对于羊毛纱线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羊毛纱线进行并线处理以达到合适的支数要求。但是现有的并线设备仅仅是将纱线进行简单并线,单股纱线之间的融合差,容易散开,从而影响纱线质量及品质。

2、根据公式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公开号:cn211734567u),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台面,在其中一端的台面下方的支架上设置有纱架,纱架上放置若干筒纱,在每个筒纱上方所对应的台面上均设置有一个纱线孔,在纱线孔侧边设置有一个导纱轮,在台面上设置有集纱轮,在相对于集纱轮另一侧的台面上设置有卷绕辊,在集纱轮与卷绕辊之间的台面上设置有并线筒,所述并线筒内部设置有一条笔直的纱线通道,在集纱轮与并线筒之间的台面上设置有集尘罩,本技术所得到的一种羊毛纱线并线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提升并线后的纱线的融合性,整体性更好,提升纱线品质,而且能去除纱线表面的杂质,本申请通过集纱轮、卷绕辊等组件相互配合,难以实现增强丝线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效果,影响了工作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通过电机的转动力与加热装置内部的外壳、显示器和加热管等组件相互配合,实现了抗菌涤纱进入到加热装置,然后按动显示器使加热管进行加热运动过程,实现了加热丝线可以提高温度,这有助于杀灭潜在存在于丝线上的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达到了增强丝线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且两两一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集纱轮,另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辊,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所述u型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分线轮,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皮带环,所述皮带环的圆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

4、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按键,支架通过显示器与外壳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外壳通过转环与皮带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转环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斜叶,所述斜叶与加热管相贴近,所述斜叶通过转环与外壳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设置有四个,且两两一组,每组所述横杆沿底座的竖直中心轴对称。

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设置有多个,且沿线性阵列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显示器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通过电机的转动力与加热装置内部的外壳、显示器和加热管等组件相互配合,实现了抗菌涤纱进入到加热装置,然后按动显示器使加热管进行加热运动过程,实现了加热丝线可以提高温度,这有助于杀灭潜在存在于丝线上的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达到了增强丝线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的效果。

11、2、本技术通过电机的转动力与加热装置内部的皮带环、皮带和转环等组件相互配合,实现了皮带环带动着皮带和转环转动的运动过程,达到了使丝线加热均匀的效果。

1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2),且两两一组,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集纱轮(9),另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辊(10),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5),所述U型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b(8),所述电机b(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分线轮(6),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43)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器(4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支架(41)通过显示器(43)与外壳(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环(48),所述外壳(42)通过转环(48)与皮带(4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48)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斜叶(49),所述斜叶(49)与加热管(44)相贴近,所述斜叶(49)通过转环(48)与外壳(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设置有四个,且两两一组,每组所述横杆(3)沿底座(1)的竖直中心轴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4)设置有多个,且沿线性阵列在外壳(42)的内壁上,所述显示器(43)通过支架(41)与底座(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2),且两两一组,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集纱轮(9),另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辊(10),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5),所述u型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b(8),所述电机b(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分线轮(6),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43)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器(4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支架(41)通过显示器(43)与外壳(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纱并线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惠泉范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环宇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