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1、 队列管理在数据传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队列管理机制通过分组丢弃策略减少缓存队列长度,用以降低缓存溢出概率、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性能并且尽可能保证各个流之间的公平性和可靠性。常见的队列管理机制主要分为早期的被动队列管理(passive queuemanagement, pqm)和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2、pqm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弃尾算法(drop-tail)。其原理是在路由器中设定一个队列的最大值或者是阈值。当队列长度达到阈值时,接下来的数据包则无差别的全部丢弃,直到队列发送下游的数据包后队列长度恢复到阈值以内。这类似于传统的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fifo)方式。然而,随着网络流量的增加和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pqm容易出现死锁、链路利用率低、公平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早期的aqm算法便由pqm算法演化而来。aqm算法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围绕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7具体为:判断Qavg是否大于当前队列长度:若Qavg大于当前队列长度,则判断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Buffer的0.9倍,若是则令Buffer=0.9*Buffer,否则保持Buffer不变;进一步判断Buffer是否小于缓存下界Buffer_min,若是则令Buffer=Buffer_min,若否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7具体为:判断qavg是否大于当前队列长度:若qavg大于当前队列长度,则判断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buffer的0.9倍,若是则令buffer=0.9*buffer,否则保持buffer不变;进一步判断buffer是否小于缓存下界buffer_min,若是则令buffer=buffer_min,若否则保持buffer不变;若qavg不大于当前队列长度,则令buffer扩大1.1倍,即buffer=1.1*buffer;进一步判断buffer是否大于缓存上界buffer_max,若是则令buffer=buffer_max,若否则保持buffer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缓存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是: dqn智能体根据环境中的状态st执行相应的动作a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成胜,王英植,石怀峰,秦立尚,陆煌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