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74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管,包括导流管本体,还包括主入槽、配入槽、短弯流槽、长弯流槽、穿入孔A、穿入孔B、穿入孔C和筋板,所述导流管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与自身管腔互通的主入槽和配入槽,在导流管本体的表面设置主入槽和配入槽后,主入槽和配入槽之间的导流管本体表面有短弯流槽和长弯流槽可以对卷式超滤膜片过滤后的水流进行聚流,聚流后的水流可以从主入槽和配入槽流入导流管本体内,并且短弯流槽处有穿入孔A辅助水流进入导流管本体,而长弯流槽处则有穿入孔B和穿入孔B辅助水流进入导流管本体,使得导流管本体具备更强的入水效果,保障导流管本体可以高效的收取卷式超滤膜片过滤后的水进行大量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式超滤膜导流,特别涉及一种导流管


技术介绍

1、卷式超滤膜是超滤膜中的一种,卷式超滤膜由中心导流管和缠绕在中心导流管外侧的超滤膜片构成,工作时,原水从其中一端面流入进水流道中,在压力的作用下,一部分水经超滤膜片过滤后流入中心导流管内,另一部分未过滤的水,不断浓缩形成的浓水沿着进水流道,从另一端面流出,中心导流管上设有若干通孔,可以收集经膜片过滤后的纯水,将其从纯水接口处排出。

2、现有技术的导流管在卷式超滤膜处使用时,超滤膜片过滤后的水会流向导流管处进行汇集,但是现有超滤膜的导流管上存在通孔孔径小的问题,这会导致导流管内汇集水流量较小,导致纯水的产水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导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管,在导流管本体的表面设置主入槽和配入槽后,主入槽和配入槽之间的导流管本体表面有短弯流槽和长弯流槽可以对卷式超滤膜片过滤后的水流进行聚流,聚流后的水流可以从主入槽和配入槽流入导流管本体内,并且短弯流槽处有穿入孔a辅助水流进入导流管本体,而长弯流槽处则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管,包括导流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入槽(2)、配入槽(3)、短弯流槽(4)、长弯流槽(5)、穿入孔A(6)、穿入孔B(7)、穿入孔C(8)和筋板(9),所述导流管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自身管腔互通的主入槽(2)和配入槽(3),且主入槽(2)和配入槽(3)之间的导流管本体(1)表面凹陷开设有短弯流槽(4)和长弯流槽(5),所述短弯流槽(4)的内槽壁处开设有与导流管本体(1)互通的穿入孔A(6),所述长弯流槽(5)的两头槽壁处对称开设有与导流管本体(1)互通的穿入孔C(8)和筋板(9),所述主入槽(2)、配入槽(3)、短弯流槽(4)和长弯流槽(5)的槽腔互通,所述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管,包括导流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入槽(2)、配入槽(3)、短弯流槽(4)、长弯流槽(5)、穿入孔a(6)、穿入孔b(7)、穿入孔c(8)和筋板(9),所述导流管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自身管腔互通的主入槽(2)和配入槽(3),且主入槽(2)和配入槽(3)之间的导流管本体(1)表面凹陷开设有短弯流槽(4)和长弯流槽(5),所述短弯流槽(4)的内槽壁处开设有与导流管本体(1)互通的穿入孔a(6),所述长弯流槽(5)的两头槽壁处对称开设有与导流管本体(1)互通的穿入孔c(8)和筋板(9),所述主入槽(2)、配入槽(3)、短弯流槽(4)和长弯流槽(5)的槽腔互通,所述主入槽(2)和配入槽(3)的内槽壁处固定有筋板(9),所述主入槽(2)和配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有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