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样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方格型布置渐渐不能满足审美的需要,异形墙体(存在非直角的转角)越来越多。异形墙体在转角处施工模板固定难,异形墙体的非直角转角对施工工艺提出了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固定墙模板将会造成涨模、墙体倾斜、混凝土质量缺陷等诸多问题,如何确保异形墙体的墙模板的固定,受到了施工人员的普遍关注。目前,针对墙体转角处施工问题,常规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采用钢丝绳长距离对拉,但使用该方案进行施工,存在施工困难,拆卸麻烦,周转周期较长,需要大量钢材,加大了项目成本等问题,而且该方案并不能解决非直角转角的墙体对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以能固定非直角转角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
2、本技术提出一种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用于在墙体转角的施工过程中,辅助固定施工墙体转角的墙内侧模板和墙外侧模板,所述墙内侧模板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用于在墙体转角的施工过程中,辅助固定施工墙体转角的墙内侧模板和墙外侧模板,所述墙内侧模板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墙外侧模板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配合件和所述第二内配合件的角度可调,所述第一外配合件和所述第二外配合件的角度可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侧架体还包括内连接件,所述内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内配合件和所述第二内配合件,所述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用于在墙体转角的施工过程中,辅助固定施工墙体转角的墙内侧模板和墙外侧模板,所述墙内侧模板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墙外侧模板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配合件和所述第二内配合件的角度可调,所述第一外配合件和所述第二外配合件的角度可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侧架体还包括内连接件,所述内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内配合件和所述第二内配合件,所述内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配合件与所述第二内配合件转动连接,所述内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配合件与所述第二内配合件转动连接,且所述内连接件的长度可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内配合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内配合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的中间连接部,以及第一内插销和第二内插销,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多个沿所述内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多个沿所述内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固定孔,所述中间连接部具有多个沿所述内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中间固定孔,所述第一内插销与一所述第一固定孔和一所述中间固定孔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二内插销与一所述第二固定孔和一所述中间固定孔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中间连接部;和/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的施工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外侧架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外连接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外配合件远离所述第二外配合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外配合件远离所述第一外配合件的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魏子涵,赵文超,宋彦庆,何海波,帖勇,伍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