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用于植物细胞的dna重组,尤其是涉及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高产和稳产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 puccinia triticina)侵染引起的气传真菌性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小麦高达40%以上的减产,已成为全世界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培育和利用小麦抗叶锈品种,是防治小麦叶锈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
3、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可分为小种专化抗病基因和非小种专化抗病基因。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有100多个,已经被正式命名的有82个,大多数表现为全生育期抗病,为小种专化抗病基因。成株抗叶锈病基因有12个,其中 lr34、 lr46、 lr67、 lr68为成株慢锈基因,成株慢锈基因一般为非小种专化抗病基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受体小麦中导入所述抗叶锈病基因TtRPM1-630得到叶锈病抗性优于所述受体小麦的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受体小麦中导入的所述抗叶锈病基因TtRPM1-630为所述抗叶锈病基因TtRPM1-630的外显子碱基序列SEQ ID NO 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显子碱基序列通过重组表达载体ProUbi:TtRPM1-630导入所述受体小麦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的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受体小麦中导入所述抗叶锈病基因ttrpm1-630得到叶锈病抗性优于所述受体小麦的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受体小麦中导入的所述抗叶锈病基因ttrpm1-630为所述抗叶锈病基因ttrpm1-630的外显子碱基序列seq id no 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育抗叶锈病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显子碱基序列通过重组表达载体proubi:ttrpm1-630导入所述受体小麦中,所述重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彩霞,李志康,王亮,李顺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