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蜗轮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水下航行器向无人化、大型化发展,要求舵机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噪声低、输出大力矩且具有自锁功能。一般均采用蜗轮蜗杆作为最后一级减速机构。
2、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结构简单,传动比高,输出扭矩大,占用空间小,能自锁。但其回空间隙较大,含蜗轮减速机构的舵机长时间运转后,由于磨损也会导致舵机回空间隙增大。
3、舵机回空间隙会导致与其连接的舵板有框位,在舵板受到水流冲击后,舵板来回晃动造成蜗轮与蜗杆磕碰产生水下噪声。且对舵机操控精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大型水下航行器舵板较大较长,回空间隙会使舵板末端产生很大的位移。加剧了舵板位置的不确定性。对产品噪声和舵机操控带来不利的影响。
4、为降低回空间隙,目前采取的措施为提高加工精度、装配精度或采用多头蜗杆结构,但以上措施会加剧蜗轮磨损,且不能完全消除回空间隙。长时间运行后回空间隙依旧增大,达不到从根本上消除回空间隙的目的。
5、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消除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舵机消除回空间隙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新华,陈博锐,郭勍,宋培培,李桢柏,张惠文,任冬丽,李滟津,刘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