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15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为通式(I)结构,其中,EWG选自烷基取代的磺酰基或芳基取代的磺酰基;R1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苯基;R2选自苯基或被卤素,烷基,烷氧基单取代的苯基或芳杂环;PG选自烷基取代的磺酰基或芳基取代的磺酰基。该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将其应用于制备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的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吲哚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具有重要生物和药物活性的药物和天然产物中,并且已经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对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修饰,得到新的化合物并对其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专利技术人前期发表了论文“tmsotf-catalyzed reactions of n-arylynamides with sulfilimines to construct2-aminoindoles andα-arylated amidines(j.org.chem.,2024,89,1193-1198)”,重点研究了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后期又进一步对所合成的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了活性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发现该类化合物在抗病毒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为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2、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结构通式为:

3、

4、其中,ewg选自烷基取代的磺酰基或芳基取代的磺酰基;r1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苯基;r2选自苯基或被卤素,烷基,烷氧基单取代的苯基或芳杂环;pg选自烷基取代的磺酰基或芳基取代的磺酰基。

5、优选:ewg选自c1-3烷基取代的磺酰基或被c1-3烷基、卤素、硝基、c1-3烷氧基、氢取代的苯磺酰基;r1选自氢,卤素,c1-3烷基,c1-3烷氧基,苯基,且卤素,c1-3烷基,c1-3烷氧基在苯环上单取代或双取代;r2选自苯基或被卤素,c1-3烷基,c1-3烷氧基单取代的苯基,或含硫的五元芳香杂环;pg选自c1-3烷基取代的磺酰基或被c1-3烷基、卤素、硝基、c1-3烷氧基、氢取代的苯磺酰基。

6、更优选:ewg选自被c1-3烷基取代的苯磺酰基;r1选自氢,c1-3烷氧基且在苯环上单取代;r2选自苯基或被c1-3烷氧基单取代的苯基;pg选自c1-3烷基取代的磺酰基。

7、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8、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3合成路线如下:

9、

10、(1)氮气保护下,向干燥的反应管中依次加入炔酰胺1、硫亚胺2、二氯乙烷和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封闭反应管,加热搅拌反应;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经抽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3。

11、所述步骤中炔酰胺1、硫亚胺2和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的摩尔比为2:3:1。

12、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4合成路线如下:

13、

14、氮气保护下,向干燥的反应管中依次加入2-氨基吲哚3i、苯硼酸、四(三苯基磷)钯、三苯基磷、cs2co3和1,4-二氧六环,封闭反应管,加热搅拌反应;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经抽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4。

15、所述步骤中2-氨基吲哚3i、苯硼酸、四(三苯基磷)钯、三苯基磷和cs2co3的摩尔比为10:20:1:30:2。

16、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炔酰胺1的合成路线如下:

17、原料炔酰胺1a-1aa的合成路线如下:

18、

19、氧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相应的磺酰胺5、cucl2、na2co3、吡啶溶液和甲苯,分批加入相应的苯乙炔6,加热搅拌反应;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抽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原料炔酰胺1a-1aa。

20、所述步骤中磺酰胺5、苯乙炔6、cucl2、na2co3、吡啶溶液的摩尔比为25:5:1:10:1.25。

21、原料炔酰胺1bb的合成路线如下:

22、

23、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磺酰胺5a、噻吩炔基溴化物7、五水硫酸铜、1,10-菲咯啉、k2co3和甲苯,加热搅拌反应;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抽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原料炔酰胺1bb。

24、所述步骤中磺酰胺5a、噻吩炔基溴化物7、五水硫酸铜、1,10-菲咯啉、k2co3的摩尔比为12:10:1:2:20。

25、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硫亚胺2的合成路线如下:

26、

27、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二苯基亚砜8和二氯甲烷,低温下缓慢滴入tf2o,搅拌反应,缓慢加入相应的磺酰胺,继续搅拌,然后在室温下反应;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洗涤混合物,萃取,合并有机相,经干燥,抽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原料硫亚胺2。

28、所述步骤中二苯基亚砜8、tf2o和磺酰胺的摩尔比为1:1.1:1.1。

29、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显示出抗iav活性,可将其应用于治疗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iav活性和低的细胞毒性,将其应用于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结构通式如下的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其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选自如下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其为活性成分,将其用于制备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通式如下的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其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2-氨基吲哚类化合物在抗病毒药物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娜王南方常俊标王振亚张仲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