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林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9014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0
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包括成年溞装置模块、幼年溞装置模块、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和支架,所述成年溞装置模块用于培养成年溞、分离幼年溞和过滤培养基里的杂质,所述幼年溞装置模块用于培养幼年溞,所述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用于给培养装置提供干净的循环培养基,所述支架从下至上依次为一至四层,支架第一层安装有水泵、过滤器和培养基箱,第二层安装若干个幼年溞装置模块,第三层和第四层安装成年溞装置模块;本技术的大型溞培养装置,可以保持培养基内的水质干净,可以及时收集清理培养基内的杂物,给大型溞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快速有效的分离成年溞和幼年溞,通过水流和过滤网进行分离,分离过程非常简便,且不会对大型溞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溞类培养,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大型溞是水生甲壳类动物,每升培养液可以容纳100只大型溞,培养液2天需要换1次,成熟的大型溞每天都会生溞,大型溞大概500-2800微米大,幼溞在1000微米以下,大型溞的食物是小球藻(绿水),小球藻悬浮在水中;目前大型溞毒理学实验中,涉及到大型溞生活环境去除杂质、更换培养基以及分离成年溞和幼年溞,传统手工分离的方式是用吸管把大型溞从容器中吸出到干净地方,清洗容器,重新更换培养基,使用肉眼分离成年溞和幼年溞。

2、传统清除杂质、更换培养基以及分离成年溞和幼年溞的流程复杂且消耗精力,并且经常用软吸管容易对大型溞造成损伤;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大型溞损伤,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室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

2、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包括成年溞装置模块、幼年溞装置模块、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和支架,所述成年溞装置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年溞装置模块(1)、幼年溞装置模块(2)、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3)和支架(4),所述成年溞装置模块(1)用于培养成年溞、分离幼年溞和过滤培养基里的杂质,所述幼年溞装置模块(2)用于培养幼年溞,所述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3)用于给培养装置提供干净的循环培养基,所述支架(4)从下至上依次为一至四层,支架(4)第一层安装有水泵(30)、过滤器(35)和培养基箱(31),第二层安装若干个幼年溞装置模块(2),第三层和第四层安装成年溞装置模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年溞装置模块(1)包括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年溞装置模块(1)、幼年溞装置模块(2)、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3)和支架(4),所述成年溞装置模块(1)用于培养成年溞、分离幼年溞和过滤培养基里的杂质,所述幼年溞装置模块(2)用于培养幼年溞,所述培养基循环过滤模块(3)用于给培养装置提供干净的循环培养基,所述支架(4)从下至上依次为一至四层,支架(4)第一层安装有水泵(30)、过滤器(35)和培养基箱(31),第二层安装若干个幼年溞装置模块(2),第三层和第四层安装成年溞装置模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年溞装置模块(1)包括第一箱体(11)、上盒(12)、下盒(13)、第一固定板(14)和第一推板(15),所述第一箱体(11)为中空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一箱体(11)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上盒(12)安装在第一箱体(11)侧面上部位置,所述下盒(13)安装在第一箱体(11)底部,所述下盒(13)为抽屉形状且可从第一箱体(11)内抽出,所述下盒(13)用于收集底层杂物,所述第一推板(15)安装在第一箱体(11)内部,所述第一箱体(11)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上端支撑第一推板(15),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与第一箱体(11)内壁形成容置空间安装下盒(13),所述第一推板(15)与第一箱体(11)内壁可滑动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推板(15)位于下盒(13)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溞培养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年溞装置模块(2)包括第二箱体(21)、底盒(22)、第二固定板(23)和第二推板(24),所述第二箱体(21)为中空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二箱体(21)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所述底盒(22)安装在第二箱体(21)底部,所述底盒(22)为抽屉形状且可从第二箱体(21)内抽出,所述第二推板(24)安装在第二箱体(21)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1)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23),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端支撑第二推板(24),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与第二箱体(21)内壁形成容置空间安装底盒(22),所述第二推板(24)与第二箱体(21)内壁可滑动紧密配合,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明马扬王锦帼何永彬陈乐民赖清艺廖婧禾林赵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