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单体电池,具体为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而锂离子单体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在锂离子单体电池日常回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剥皮机构对其进行处理,以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收;
2、但是目前市场所使用的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在使用时只是对锂离子单体电池进行简单的固定,不能使得在剥皮过程中进行移动和旋转,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剥皮效率,同时不能对电池皮和电池体进行分类回收,降低了其回收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通过螺
...【技术保护点】
1.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6)和罩体(2),所述罩体(2)内设置有管体(5),且管体(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L形板(4),所述L形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6)顶部上,且L形板(4)和罩体(2)之间连接有存料箱(3),所述存料箱(3)的底部靠近左侧处贴合有推料板(26),所述推料板(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磁块(27),且第一磁块(27)的底部与L形板(4)的顶部相贴合,所述L形板(4)的底部贴合有与第一磁块(27)相匹配的第二磁块(46),所述第二磁块(46)的底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6)和罩体(2),所述罩体(2)内设置有管体(5),且管体(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l形板(4),所述l形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6)顶部上,且l形板(4)和罩体(2)之间连接有存料箱(3),所述存料箱(3)的底部靠近左侧处贴合有推料板(26),所述推料板(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磁块(27),且第一磁块(27)的底部与l形板(4)的顶部相贴合,所述l形板(4)的底部贴合有与第一磁块(27)相匹配的第二磁块(46),所述第二磁块(46)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板(45),且移动板(45)的底部与壳体(6)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45)的左侧焊接有横杆(44),且壳体(6)的左侧焊接有筒体(19),所述壳体(6)的左侧开设有与横杆(44)相匹配的通孔,且横杆(44)的左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筒体(19)内焊接有移动块(20),所述横杆(44)上套设有缓冲弹簧(21),且缓冲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20)和壳体(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9)的顶部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17),所述气泵(17)上的出气口上套接有注气管(18),且注气管(18)的底端与筒体(19)的内部相连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单体电池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内靠近右侧处套设有抵住块(40),且抵住块(40)的右侧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有平移杆(23),所述罩体(2)内贯穿连接有粗管(14),且粗管(14)的左右两侧均为封闭设置,所述粗管(14)的左侧开设有与平移杆(23)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平移杆(23)的右端穿过圆孔延伸至粗管(14)内连接有平移块(33),所述平移块(33)的右壁和粗管(14)的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34),且压缩弹簧(34)内套设有电动推杆(35),所述电动推杆(35)的两端分别与平移块(33)的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