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86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套圈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轴承套圈的振动盘主体,轴承套圈包括内圈体和外圈体;振动盘主体上设置有螺旋上料轨道和直线上料轨道,直线上料轨道的首端与螺旋上料轨道的尾端连接,螺旋上料轨道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直线上料轨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和筛分组件;该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上料装置方便调节以适配不同型号轴承套圈的尺寸,且在放料时不必人工分选内圈体和外圈体,实现了内外圈体的分流同步检测以及轴承套圈正反面的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套圈检测,具体为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包括外圈体和内圈体。轴承套圈的生产通常包括锻造、热处理和磨削等工序,在加工过程中若产生过烧、过热、内裂成网状碳化物等都会降低套圈的韧性和强度。因此,在轴承套圈的生产线上还包括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这一步骤。

2、轴承套圈的状态检测通常是将大量的轴承套圈先经过振动盘等自动排序设备将轴承套圈一个个输送到检测设备中,然后通过视觉检测、涡流检测、探测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测。

3、由于上料装置通常是根据轴承套圈的具体尺寸进行定制的,如振动盘的轨道需要与轴承套圈外径匹配,因此现有的轴承套圈检测装置通用性较差,如更换所需检测的轴承套圈型号就需要对装置整体进行部件替换,降低了工作效率。且轴承套圈还要根据内外圈体分别占据两条检测线,在某些车间,轴承套圈的内外圈体混杂放置在一起,还需要人工分拣,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具备上料装置方便调节以适配不同型号轴承套圈的尺寸,且在放料时不必人工分选内圈体和外圈体,实现了内外圈体的分流同步检测以及轴承套圈正反面的校正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的轴承套圈检测装置通常是根据轴承套圈的具体尺寸进行定制的,通用性较差,且轴承套圈还要根据内外圈体分别占据两条检测线,需要人工分拣,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轴承套圈的振动盘主体,所述轴承套圈包括内圈体和外圈体;

3、所述振动盘主体上设置有螺旋上料轨道和直线上料轨道,所述直线上料轨道的首端与所述螺旋上料轨道的尾端连接,所述螺旋上料轨道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直线上料轨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和筛分组件;

4、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水平输送装置和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所述直线上料轨道的尾端的下侧,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若干个位于所述托板上侧的第二水平输送装置,若干个所述第二水平输送装置上均设置有线阵相机;

5、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运行令所述内圈体和所述外圈体经过所述螺旋上料轨道进入所述直线上料轨道,再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行令所述内圈体和所述外圈体经过所述筛分组件的筛分后分开落在所述托板上进行输送检测。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直线上料轨道包括直道和第一侧板,所述筛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直道上的第一筛分板,所述第一筛分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间距与所述外圈体的直径相等;

7、所述直道上还设置有第一筛分轨道和第二筛分轨道,所述第二筛分轨道上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筛分轨道和所述第二筛分轨道的间距与所述内圈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筛分板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筛分轨道、所述第二筛分轨道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呈拱形,所述内圈体和所述外圈体经过筛分后,所述外圈体沿所述第一筛分轨道、所述第二筛分轨道、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组成的第一通道落在所述托板上;

9、所述直道的尾端设置有坡道,所述坡道上设置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二筛分轨道上设置有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间距与所述内圈体的直径相等,所述内圈体沿所述坡道、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组成的第二通道落在所述托板上。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筛分板和所述第二筛分轨道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直道上,所述第二侧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筛分轨道上;

11、所述第一筛分板通过第一螺栓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轨道通过第二螺栓调节装置与所述直道连接,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第三螺栓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筛分轨道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主体顶部的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螺旋上料轨道连接,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主体内设置有脉冲电磁铁,所述振动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片。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旋上料轨道上还设置有第二筛分板,所述直线上料轨道上还设置有截停组件,所述截停组件包括开设于直线上料轨道上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

14、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连接。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圈体为圆锥轴承部件,所述内圈体包括内圈正端和内圈反端,所述内圈体的外径自所述内圈正端向所述内圈反端逐渐减小,所述外圈体包括外圈正端和外圈反端,所述外圈体的内径自所述外圈正端向所述外圈反端逐渐增大;

16、所述直线上料轨道和所述检测机构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校正机构,两个所述校正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内圈体和所述外圈体进行校正,使得所述内圈体的所述内圈正端向上、所述外圈体的所述外圈正端向上。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校正机构包括第一垂直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垂直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机械臂,所述升降座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盘连接。

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座上的第二垂直输送装置,所述第二垂直输送装置上通过悬臂连接有电动三爪卡盘,所述电动三爪卡盘包括三个夹爪,三个所述夹爪上均设置有探针,三个所述探针沿所述内圈体的外径或所述外圈体的内径呈圆周排列。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s1、将混杂的若干个内圈体和若干个外圈体放置在振动盘主体上,通过第一驱动组件运行令若干个内圈体和若干个外圈体沿螺旋上料轨道的轨迹向上螺旋移动,在经过第二筛分板和第一筛分板后若干个内圈体和若干个外圈体形成输送队伍进入直线上料轨道,输送队伍由若干排输送序列组成,每个输送序列为单个内圈体或单个外圈体;

21、s2、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运行令若干个内圈体和若干个外圈体沿着直线上料轨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经过筛分组件的筛分令输送队伍分流为全部由内圈体组成的第一分支和全部由外圈体组成的第二分支并被截停组件截停住;

22、s3、通过截停组件单个放行令一个内圈体和一个外圈体落在托板上,由第一水平输送装置运行将该内圈体和外圈体输送至两个校正机构处,经过两个校正机构的校正后再输送经过若干个线阵相机进行视觉检测。

2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200)、输送机构(300)和检测机构(4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00)包括用于承载轴承套圈(100)的振动盘主体(210),所述轴承套圈(100)包括内圈体(110)和外圈体(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上料轨道(230)包括直道(231)和第一侧板(232),所述筛分组件(260)包括设置于所述直道(231)上的第一筛分板(261),所述第一筛分板(261)和所述第一侧板(232)的间距与所述外圈体(120)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分轨道(262)、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和所述第二侧板(264)均呈拱形,所述内圈体(110)和所述外圈体(120)经过筛分后,所述外圈体(120)沿所述第一筛分轨道(262)、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所述第一侧板(232)和所述第二侧板(264)组成的第一通道落在所述托板(3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分板(261)和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直道(231)上,所述第二侧板(264)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40)包括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主体(210)顶部的底盘(241),所述底盘(241)与所述螺旋上料轨道(220)连接,所述底盘(241)上设置有振动盘(242),所述振动盘主体(210)内设置有脉冲电磁铁(243),所述振动盘(242)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片(24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上料轨道(220)上还设置有第二筛分板(280),所述直线上料轨道(230)上还设置有截停组件(270),所述截停组件(270)包括开设于直线上料轨道(230)上的两个滑槽(271),两个所述滑槽(271)分别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110)为圆锥轴承部件,所述内圈体(110)包括内圈正端(111)和内圈反端(112),所述内圈体(110)的外径自所述内圈正端(111)向所述内圈反端(112)逐渐减小,所述外圈体(120)包括外圈正端(121)和外圈反端(122),所述外圈体(120)的内径自所述外圈正端(121)向所述外圈反端(122)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500)包括第一垂直输送装置(510),所述第一垂直输送装置(510)上设置有升降座(520),所述升降座(520)上转动设置有转盘(530),所述转盘(530)上设置有机械臂(540),所述升降座(520)上还设置有电机(550),所述电机(55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盘(53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5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座(520)上的第二垂直输送装置(560),所述第二垂直输送装置(560)上通过悬臂(570)连接有电动三爪卡盘(580),所述电动三爪卡盘(580)包括三个夹爪(581),三个所述夹爪(581)上均设置有探针(590),三个所述探针(590)沿所述内圈体(110)的外径或所述外圈体(120)的内径呈圆周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200)、输送机构(300)和检测机构(4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00)包括用于承载轴承套圈(100)的振动盘主体(210),所述轴承套圈(100)包括内圈体(110)和外圈体(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上料轨道(230)包括直道(231)和第一侧板(232),所述筛分组件(260)包括设置于所述直道(231)上的第一筛分板(261),所述第一筛分板(261)和所述第一侧板(232)的间距与所述外圈体(120)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分轨道(262)、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和所述第二侧板(264)均呈拱形,所述内圈体(110)和所述外圈体(120)经过筛分后,所述外圈体(120)沿所述第一筛分轨道(262)、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所述第一侧板(232)和所述第二侧板(264)组成的第一通道落在所述托板(3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分板(261)和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直道(231)上,所述第二侧板(264)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筛分轨道(26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40)包括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主体(210)顶部的底盘(241),所述底盘(241)与所述螺旋上料轨道(220)连接,所述底盘(241)上设置有振动盘(242),所述振动盘主体(210)内设置有脉冲电磁铁(243),所述振动盘(242)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片(24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套圈内外圈体状态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丰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川原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