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风冷散热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82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高速导流板、回流挡板和低速导流板。高速导流板设于壳体内且对应出口的高流速区域,高速导流板呈平直状,且延伸方向与高流速区域的出风方向平行;回流挡板设于壳体内且对应出口的回流区域,回流挡板的端部凸出于散热器进口以插入出口内;低速导流板设于壳体内且对应出口的低流速区域,低速导流板的一端与低流速区域的出风方向一致且平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根据风扇的真实出风情况进行分区设计,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散热器流阻,进而降低了风冷散热装置的噪音。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不受限于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器、风冷散热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强迫风冷是一种常用的散热方式,强迫风冷散热装置采用风扇与散热器相结合,以带走热量。在选择风扇时,除了需考虑流体流量需求,还需要结合相应流量下系统的流阻。散热器多设计阵列式翅片结构,以增大换热面积。散热器的流阻会影响风扇最终吹出整机的风量,因此散热器的设计应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流阻,以提高出风量,并减小风扇噪音,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电子产品对风扇噪音的标准。

2、目前散热器的优化方式包括拓扑优化散热器结构,一般为不规则低温多孔结构。然而,该结构需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受限于工艺,很多金属材料无法进行打印,难以广泛应用。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风冷散热装置流阻较大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风冷散热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该散热器、风冷散热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散热器的流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用于设于风扇(2)的出口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导流板(12)朝向所述散热器进口(111)的一端宽度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挡板(13)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散热器进口(111)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风扇(2)的叶轮边缘至出口的最小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挡板(1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回流弧段(131)和第二回流弧段(132),所述第一回流弧段(131)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散热器进口(111),且所述第一回流弧段(131)向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用于设于风扇(2)的出口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导流板(12)朝向所述散热器进口(111)的一端宽度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挡板(13)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散热器进口(111)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风扇(2)的叶轮边缘至出口的最小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挡板(1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回流弧段(131)和第二回流弧段(132),所述第一回流弧段(131)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散热器进口(111),且所述第一回流弧段(131)向远离所述高速导流板(12)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回流弧段(132)向远离所述高速导流板(12)的一侧凸,且两端的连线与所述高速导流板(12)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导流板(1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低速弧段(141)和第二低速弧段(142),所述第一低速弧段(14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进口(111)平齐,且所述第一低速弧段(141)与所述低流速区域(23)的出风方向一致,所述第二低速弧段(142)向远离所述高速导流板(12)的一侧凸,且各所述第二低速弧段(142)的另一端平行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沿所述散热器进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彤刘朝红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