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窄空间墙体的模板结构及其安装拆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867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窄空间墙体的模板结构及其拆装方法,其结构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就位后相对布置安装,并通过若干对穿丝杆进行连接,提升杆靠墙竖向平行设置于内侧模板的后方,并通过连杆铰接机构与内侧模板后背铰接连接,提升杆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的拉、推作用力下控制连杆铰接机构实现对内侧模板的松弛回拉或张紧顶撑;内侧模板背面与提升杆通过连杆铰接机构连接,已经浇筑的墙体上设置临时牛腿,通过千斤顶反向液压提升杆,内侧模板被顶撑就位,墙体混凝土浇筑后,临时牛腿上设置葫芦,提起提升杆,拆除模板,此方法解决人员无法进入双墙窄空间进行模板安装和拆除的问题,模板块和提升杆可以重复,不用特殊设备,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中模板的安装与拆卸,主要针对运用在超窄空间内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具体为一种用于超窄空间墙体的模板结构及其安装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1、减隔震行业随着国家、行业和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法律、法规、规范等方面的不断推进,从产品、研发、设计、审图、检测、施工、后期维护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方法,但减隔震的构造措施施工与土建工程紧密关联,在一些位置特殊的构造措施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例如在隔震层上方、例如双墙体超窄空间的模板安装和拆除,如图1左右两侧的标识框内所示(音乐厅、音乐学院类项目),因为此空间后期不得遗留任何施工物品在双墙竖向空间内部,且因空间窄,人员无法进入进行施工,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土建施工,特别是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工作。现浇混凝土双墙竖向空间狭小,后浇筑的墙体人员无法进入窄空间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除。现有技术中,如cn211173064u公开的技术专利,其公开的是狭窄空间墙体支模体系、又如cn112196092b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地下室狭窄空间外墙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这两个方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和短处,就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窄空间墙体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2)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导槽(23),另一侧侧边上至少设置一块导向块(24),所述导向块(24)和导槽(23)的尺寸形状相互适配,能使得导向块(24)在导槽(23)内移动,能通过两块或多块外侧模板(1)的相互依次拼接构成一个模板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2)的外侧面上和所述提升杆(21)面向内侧模板(2)的一侧上均安装有水平相对布置的销轴座(25),每个销轴座(25)内都安装有转动销轴(26),两根相对的转动销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窄空间墙体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2)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导槽(23),另一侧侧边上至少设置一块导向块(24),所述导向块(24)和导槽(23)的尺寸形状相互适配,能使得导向块(24)在导槽(23)内移动,能通过两块或多块外侧模板(1)的相互依次拼接构成一个模板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2)的外侧面上和所述提升杆(21)面向内侧模板(2)的一侧上均安装有水平相对布置的销轴座(25),每个销轴座(25)内都安装有转动销轴(26),两根相对的转动销轴(26)分别穿插在连动杆(27)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21)受到的拉、推作用力,由安装在提升杆(21)上方进行固定安装的倒置千斤顶(4)、起重葫芦(5)提供作用力,所述倒置千斤顶(4)或起重葫芦(5)安装在临时牛腿(6)上,位于提升杆(21)正上方,所述临时牛腿(6)安装在提升杆(21)所背靠的墙体上;临时牛腿(6)高度应高于提升杆(21)顶面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余李翰翀管庆松陈川刘文兵温文露刘涛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