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59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机架和卷绕框,卷绕框上设有卷绕组件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冲压组件和卡接组件,冲压组件包括末端冲压模具和首端冲压模具,使旧钢带末端和新钢带首端呈适配的拉链结构,旧钢带末端的相邻两个拉链齿之间均设有凸起一,且相邻两个凸起一交错设置,新钢带首端的相邻两个拉链槽之间均设有凸起二,卡接组件包括压板和第一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新钢带首端的拉链槽与旧钢带末端的拉链齿之间的卡接,以及旧钢带末端的凸起一对新钢带首端的凸起二的卡挡,实现了新旧钢带的连接,且无需对新旧钢带的端部进行焊接,提高了对电缆的铠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铠装电缆是一种具有金属铠装保护层的电缆,用于提供额外的机械保护和电磁屏蔽,铠装电缆通常由导体、绝缘层、金属铠装层和外护套组成,铠装层可以是铝带、钢带或钢丝编织层等,它主要用于防止外部物理损坏,如挤压、剪切和穿刺,以使电缆更耐用。

2、相关技术在对电缆卷绕钢带的过程中,卷绕设备上的钢带不足以将整根电缆完全卷绕,通常需要换上一卷新的钢带,并对前后钢带的端部进行无毛刺的焊接,导致铠装电缆的生产效率较低,公告号为cn117612804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铠装电缆的生产设备,包括卷绕电机和基座,基座上分别设置有钢带和待卷绕的电缆线,卷绕电机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齿轮组件,齿轮组件连接有卷绕框,卷绕框另一端相互对称的外侧壁上均通过切割轴连接有切割盘,切割轴另一端连接有底盘,底盘顶端分别连接有限位柱和对接柱,该专利通过转环和套卷板的设置,可以避免对两段钢带端部的焊接,提高了铠装电缆整体的生产效率。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新钢带后,是依靠外层完整的钢带对内层新旧两段钢带的连接处进行包裹卷绕,因此只适用于对卷绕在电缆内层的新旧钢带进行处理,需要对卷绕在电缆外层的钢带进行更换时,仍需要采用端部焊接或新钢带端部叠加在旧钢带端部外侧的方式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更换新钢带后,是依靠外层完整的钢带对内层新旧两段钢带的连接处进行包裹卷绕,只适用于对卷绕在电缆内层的新旧钢带进行处理,需要对卷绕在电缆外层的钢带进行更换时,仍需要采用端部焊接或端部叠加的方式进行处理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和转动设于机架上的卷绕框,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待卷绕的电缆和用于驱动卷绕框进行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卷绕框上设有用于将钢带卷绕在电缆外侧的卷绕组件,还包括:

3、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于卷绕框上,用于实现旧钢带末端与新钢带首端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冲压组件和卡接组件,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分别用于对旧钢带的末端和新钢带的首端进行冲压的末端冲压模具和首端冲压模具,以使旧钢带的末端和新钢带的首端呈相互适配的拉链结构,所述旧钢带末端的相邻两个拉链齿之间均设有凸起一,且相邻两个凸起一交错设置,所述新钢带首端的相邻两个拉链槽之间均设有凸起二,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压板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压板能够将冲压后的新钢带的末端按压至冲压后的旧钢带的首端处,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板从水平状态转为倾斜状态,再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状态,使得新钢带首端的拉链槽与旧钢带末端的拉链齿卡接。

4、通过冲压组件对旧钢带的末端与新钢带的首端进行冲压,使旧钢带的末端和新钢带的首端呈相互适配的拉链结构,接着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压板进行移动,使新钢带的首端靠近旧钢带的末端,直至新钢带首端的拉链槽与旧钢带末端的拉链齿卡接,且旧钢带末端的凸起一卡挡在新钢带首端的凸起二的两侧,实现新旧钢带之间的连接,且无需对新旧钢带的端部进行焊接,提高了对电缆的铠装效率。

5、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基座和分别设于基座两端的支撑座,所述卷绕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带轮一、带轮二和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基座上,所述带轮一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带轮二转动设于其中一个支撑座上,并与卷绕框固定相连,所述同步带套设在带轮一和带轮二的外侧,以使带轮一和带轮二能够进行同步转动。

6、优选的,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卷绕框两侧的两组卷绕结构,每组卷绕结构均包括设于卷绕框上的定位柱、张紧辊和转向辊,所述钢带卷绕在定位柱的外侧,所述连接机构设于定位柱与张紧辊之间,铠装时,卷绕在定位柱外侧的钢带依次经过连接机构、张紧辊和转向辊,最后卷绕在电缆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冲压组件还包括冲压框架、气缸一和气缸二,冲压框架固设于卷绕框上,冲压框架内滑动设有移动架,末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一和固设于冲压框架上的下模具一,首端冲压模具包括与末端冲压模具适配的上模具二和下模具二,气缸一设于卷绕框上,能够驱动移动架向靠近或远离卷绕框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下模具二固设于移动架上,上模具一和上模具二能够随移动架进行同步移动,气缸二设于冲压框架上,能够驱动上模具一或上模具二向靠近或远离移动架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8、优选的,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远离气缸二的一侧设有t型滑轨,所述上模具一和上模具二朝向按压板的一侧均设有与t型滑轨相适配的t型滑槽,以使所述按压板能够与所述上模具一或上模具二沿移动架的滑动方向滑动配合。

9、优选的,所述移动架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上模具一对应设置,以使上模具一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够穿过通口与下模具一相对,所述上模具二与下模具二对应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气缸三,所述气缸三设于冲压框架上,所述压板与气缸三的输出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所述冲压框架上沿冲压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压板朝向滑槽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压板之间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压板能够通过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斜面,且斜面朝远离压板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11、通过气缸三带动压板向靠近旧钢带的方向进行移动时,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压板会首先呈水平状态沿滑槽进行移动,直至滑块移动至滑槽的末端,此时压板会受力转为倾斜状态,并使得滑块与滑槽脱离,然后压板会呈倾斜状态继续向靠近旧钢带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新钢带接触到旧钢带,此时压板会受压逐渐转为水平状态,通过压板的状态切换,有利于将新钢带首端的凸起二卡入至旧钢带末端的凸起一中,以实现新旧钢带的稳固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冲压框架朝向定位柱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沿冲压方向滑动设有让位板,让位板的下端与冲压框架之间连接有弹簧二。

13、在新钢带转为倾斜状态的过程中,让位板会受压向远离压板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对新钢带造成阻碍,在新钢带转为水平状态的过程中,让位板能够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为新钢带的转动提供推力。

14、优选的,还包括碾压组件,所述碾压组件包括碾压辊和用于驱动碾压辊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碾压辊用于对卡接后的旧钢带的末端与新钢带的首端进行碾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四、导向杆和移动块,所述气缸四设于冲压框架上,所述导向杆沿移动架的滑动方向设于冲压框架上,所述导向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移动块连接在气缸四的输出端,且与所述碾压辊之间通过连杆固定相连,连杆滑动设于导向槽内。

15、完成对新旧钢带的连接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碾压辊进行移动,对卡接后的旧钢带的末端和新钢带的首端进行碾压,使旧钢带与新钢带连接地更加稳固。

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工艺,利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1)和转动设于机架(11)上的卷绕框(12),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待卷绕的电缆(5)和用于驱动卷绕框(12)进行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卷绕框(12)上设有用于将钢带(6)卷绕在电缆(5)外侧的卷绕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包括基座(111)和分别设于基座(111)两端的支撑座(112),所述卷绕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11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3)、带轮一(14)、带轮二(15)和同步带(16),所述驱动电机(13)设于基座(111)上,所述带轮一(14)连接在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所述带轮二(15)转动设于其中一个支撑座(112)上,并与卷绕框(12)固定相连,所述同步带(16)套设在带轮一(14)和带轮二(15)的外侧,以使带轮一(14)和带轮二(15)能够进行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卷绕框(12)两侧的两组卷绕结构,每组卷绕结构均包括设于卷绕框(12)上的定位柱(17)、张紧辊(18)和转向辊(19),所述钢带(6)卷绕在定位柱(17)的外侧,所述连接机构设于定位柱(17)与张紧辊(18)之间,铠装时,卷绕在定位柱(17)外侧的钢带(6)依次经过连接机构、张紧辊(18)和转向辊(19),最后卷绕在电缆(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组件还包括冲压框架(23)、气缸一(24)和气缸二(25),冲压框架(23)固设于卷绕框(12)上,冲压框架(23)内滑动设有移动架(26),末端冲压模具(21)包括上模具一(211)和固设于冲压框架(23)上的下模具一(212),首端冲压模具(22)包括与末端冲压模具(21)适配的上模具二(221)和下模具二(222),气缸一(24)设于卷绕框(12)上,能够驱动移动架(26)向靠近或远离卷绕框(12)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下模具二(222)固设于移动架(26)上,上模具一(211)和上模具二(221)能够随移动架(26)进行同步移动,气缸二(25)设于冲压框架(23)上,能够驱动上模具一(211)或上模具二(221)向靠近或远离移动架(26)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二(25)的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27),所述按压板(27)远离气缸二(25)的一侧设有T型滑轨(271),所述上模具一(211)和上模具二(221)朝向按压板(27)的一侧均设有与T型滑轨(271)相适配的T型滑槽(28),以使所述按压板(27)能够与所述上模具一(211)或上模具二(221)沿移动架(26)的滑动方向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26)上开设有通口(261),所述通口(261)与上模具一(211)对应设置,以使上模具一(211)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够穿过通口(261)与下模具一(212)相对,所述上模具二(221)与下模具二(222)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气缸三(32),所述气缸三(32)设于冲压框架(23)上,所述压板(31)与气缸三(32)的输出端通过扭簧(33)转动连接,所述冲压框架(23)上沿冲压方向开设有滑槽(231),所述压板(31)朝向滑槽(23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内滑动设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与所述压板(31)之间连接有弹簧一(35),所述压板(31)能够通过滑块(34)与所述滑槽(23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4)的下端设有斜面,且斜面朝远离压板(31)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框架(23)朝向定位柱(17)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232),所述让位槽(232)内沿冲压方向滑动设有让位板(36),所述让位板(36)的下端与冲压框架(23)之间连接有弹簧二(37)。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碾压组件,所述碾压组件包括碾压辊(41)和用于驱动碾压辊(41)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碾压辊(41)用于对卡接后的旧钢带(61)的末端与新钢带(62)的首端进行碾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四(42)、导向杆(43)和移动块(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1)和转动设于机架(11)上的卷绕框(12),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待卷绕的电缆(5)和用于驱动卷绕框(12)进行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卷绕框(12)上设有用于将钢带(6)卷绕在电缆(5)外侧的卷绕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包括基座(111)和分别设于基座(111)两端的支撑座(112),所述卷绕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11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3)、带轮一(14)、带轮二(15)和同步带(16),所述驱动电机(13)设于基座(111)上,所述带轮一(14)连接在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所述带轮二(15)转动设于其中一个支撑座(112)上,并与卷绕框(12)固定相连,所述同步带(16)套设在带轮一(14)和带轮二(15)的外侧,以使带轮一(14)和带轮二(15)能够进行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卷绕框(12)两侧的两组卷绕结构,每组卷绕结构均包括设于卷绕框(12)上的定位柱(17)、张紧辊(18)和转向辊(19),所述钢带(6)卷绕在定位柱(17)的外侧,所述连接机构设于定位柱(17)与张紧辊(18)之间,铠装时,卷绕在定位柱(17)外侧的钢带(6)依次经过连接机构、张紧辊(18)和转向辊(19),最后卷绕在电缆(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组件还包括冲压框架(23)、气缸一(24)和气缸二(25),冲压框架(23)固设于卷绕框(12)上,冲压框架(23)内滑动设有移动架(26),末端冲压模具(21)包括上模具一(211)和固设于冲压框架(23)上的下模具一(212),首端冲压模具(22)包括与末端冲压模具(21)适配的上模具二(221)和下模具二(222),气缸一(24)设于卷绕框(12)上,能够驱动移动架(26)向靠近或远离卷绕框(12)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下模具二(222)固设于移动架(26)上,上模具一(211)和上模具二(221)能够随移动架(26)进行同步移动,气缸二(25)设于冲压框架(23)上,能够驱动上模具一(211)或上模具二(221)向靠近或远离移动架(26)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二(25)的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27),所述按压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王福来杨泽强邓建杨张善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