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55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激光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包含焊接件、N个送料单元和两个送料件,送料件上设置有定位管,送料单元顶部开放形成放置腔,内置复位件推动钢筋,送料件上装有推料件,可将钢筋推入定位管,送料单元有与定位管之间有同轴的通道,与定位管和放置腔相连,送料件有输送通道,可逐一输送送料单元至定位管位置处,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可驱动送料件靠近或远离,实现钢筋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送料件与多送料单元,通过送料件带动单元移动至焊接位置,推料件推动钢筋通过定位管并焊接,送料件自动远离完成下料并复位,实现流水作业,无需人工矫正,降低施工难度,提高焊接效率与准确性,适用于大规模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焊接,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领域,钢筋结构是构成建筑物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建筑施工时往往会使用大量的钢筋,而钢筋焊接是确保建筑结构体强度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钢筋焊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大型建筑和复杂结构体的施工中。然而,传统的钢筋焊接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进步,激光焊接技术因其高精度、高效率、低污染等优点,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建筑施工领域,激光焊接仍具有一定缺陷。

2、现有激光焊接装置对钢筋进行焊接时,施工人员每次焊接钢筋前都需要对钢筋连接处进行矫正,由于该方式完全依靠施工人员个人经验,且存在较长的施工间隙,因此焊接效率低,施工难度高,而且难以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性,在大规模施工中,这种低效率和高误差率会导致工期延误和质量问题,无法进行高效率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可独立工作的送料单元(9)及两个对称设置的送料件,N≥2,两个所述送料件之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管(7),所述送料单元(9)顶部敞开形成逐一堆叠放置钢筋的放置腔,且放置腔内部底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推动钢筋的复位件,所述送料件上还安装有用于水平推动钢筋至定位管(7)内部的推料件,所述推料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定位管(7)处于同一轴线,且推料件处于复位件的上方,所述送料单元(9)上形成与定位管(7)同轴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管(7)和放置腔均与定位通道连通,且两个送料件上均形成沿预设路径逐一输送送料单元(9)的输送通道,通过送料件逐一输送送料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可独立工作的送料单元(9)及两个对称设置的送料件,n≥2,两个所述送料件之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管(7),所述送料单元(9)顶部敞开形成逐一堆叠放置钢筋的放置腔,且放置腔内部底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推动钢筋的复位件,所述送料件上还安装有用于水平推动钢筋至定位管(7)内部的推料件,所述推料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定位管(7)处于同一轴线,且推料件处于复位件的上方,所述送料单元(9)上形成与定位管(7)同轴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管(7)和放置腔均与定位通道连通,且两个送料件上均形成沿预设路径逐一输送送料单元(9)的输送通道,通过送料件逐一输送送料单元(9),使每个所述送料单元(9)上的定位通道逐一与两个定位管(7)连通,其中一个定位管(7)上转动连接有用于焊接钢筋的焊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包括激光焊枪(18),其中一个所述定位管(7)的周面上内陷形成齿槽(11),所述齿槽(11)上转动套设有转环(12),且转环(12)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槽(11)匹配的齿轮(13),所述转环(1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13)的第二电机(14),所述转环(12)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5),所述激光焊枪(18)固定连接于导向板(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包括激光焊枪(18),其中一个所述定位管(7)的周面上内陷形成齿槽(11),所述齿槽(11)上转动套设有转环(12),且转环(12)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槽(11)匹配的齿轮(13),所述转环(1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13)的第二电机(14),所述转环(12)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施工建筑用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件包括基架(6),所述基架(6)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一输送机(21),所述送料单元(9)放置于第一输送机(21)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庆旭李松松杨汉华刘艳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