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集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844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捕集吸收塔,碳捕集吸收塔包括塔体、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塔体具有吸收腔、预处理腔和富液腔,塔体的顶部设有介质进口和烟气出口,塔体的底部设有介质出口和烟气进口;第一换热组件设在富液腔内,烟气进口与第一换热组件连接,冷却后的烟气经预处理腔后进入吸收腔,升温后的吸收介质经介质出口排出;第二换热组件设在吸收腔内,介质进口与吸收腔连接,第二换热组件用于对吸收腔内的吸收介质和/或烟气降温冷却,脱除二氧化碳后的烟气经烟气出口排出,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吸收介质流入富液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占地面积,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效率和碳捕集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捕集,具体涉及一种碳捕集吸收塔


技术介绍

1、捕集溶液与二氧化碳在吸收塔内发生化学吸收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热量无法带走,会导致吸收塔内温度升高,影响吸收效率。

2、相关技术中,为了保障吸收反应高效进行,通常会在碳捕集系统中设置有烟气脱硫塔、以及用于给进入吸收塔的烟气、半贫液降温的换热装置,然而由于烟气脱硫塔和换热装置外置,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于已建成电厂新增碳捕集装置的改造,同时,烟气的热能无法得到利用,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碳捕集吸收塔,能够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占地面积,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效率和碳捕集吸收效率。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碳捕集吸收塔,包括:

4、塔体,所述塔体具有吸收腔、预处理腔和富液腔,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介质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介质出口和烟气进口;

5、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在所述吸收腔内,所述填料层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和所述填料层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组件沿吸收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填料层沿吸收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部件和调节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填料层中的吸收介质的温度,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连接,所述调节部件用于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在所述吸收腔内,所述填料层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和所述填料层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组件沿吸收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填料层沿吸收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部件和调节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填料层中的吸收介质的温度,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连接,所述调节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中的换热介质的流速,以使进入所述填料层中的吸收介质的温度小于第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本体和多个第一管,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腔,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本体设在所述富液腔内,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练波范紫桉米立海刘汉明李甲伟王焕君高力安孙北奇宋小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