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aoa与aao双模式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污水处理
,生化处理工艺为核心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工艺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为主,而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为aa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ao工艺操作简单,设备维护方便,工艺成熟、效果良好,但aao工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进水碳源少的原水,脱氮效率低,原理在于好氧段需要充足的曝气量来保证硝化作用去除氨氮,而为了保证去除总氮,好氧末端的硝化液需要大量回流至缺氧前端,因此缺氧段带入大量溶解氧导致原水中的碳源在缺氧段被大量消耗,如果原水碳源较少,缺氧段的反硝化作用就会受阻,脱氮效率低,因此当原水中c/n<3,也就是碳源不足时,采用aao工艺常常需要额外补充碳源,来确保总氮出水达标,因此aao工艺并不适用于来水碳氮比较低的情况。
2、近些年aoa工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进行了工程级实验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aoa工艺是指厌氧-好氧-缺氧工艺,原水中有机物在厌氧段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内碳源pha储存,在好氧段内源同步硝化反硝化完成脱氮作用去除总氮,在缺氧段则利用胞内糖原或pha来反硝化脱氮,同时,aoa工艺可以降低内碳源在好氧池的消耗;在应对进水c/n不足时,缺氧池利用厌氧阶段合成的pha,通过内源反硝化效果可保证较高的脱氮效率,同时通过反硝化除磷可保证较高的生物除磷率,因此可以节约外碳源的消耗及化学除磷药剂量,aoa工艺在好氧段对氧气的需求量低于aao工艺,同时也可以节约曝气量,aoa技术调整了好氧区和缺氧区
3、因此,aao和aoa工艺在应对进水c/n不同时,具有各自的优势,而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水碳源的往往会因旱季雨季或采暖季等有季节性变化,有些工业企业会因生产周期原因有周期行变化,因此采用单一的aao或aoa工艺处理实际污水,可能无法稳定发挥其优势。需从来水碳源情况及总氮去除的角度,结合两种工艺的优缺点,设计更为灵活的池型及运行模式;
4、专利申请号为202210237362.7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mbbr的aoa与aao双模式污水生化系统及运行方法,反应池依次包括厌氧区、主好氧区、选择区、主缺氧区、后缺氧区及后好氧区,通过在主好氧区投加填料的方式,通过泥膜复合法强化氨氮去除,其aao模式本质上是两级ao工艺,从池体分格上分为6个格,且只公布了污水系统,并未设置污泥回流及硝化液回流系统,存在系统缺陷。
5、申请号为202210238598.2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微动力的mbbr强化aoa和aao双模式系统与运行方法,其将生化系统分为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和第三反应池,其中第一反应池和第三反应池内部缺氧段进行大量的分区及闸门与过水孔,且在第一反应池好氧区中增加了mbbr填料,强化氨氮脱除,但池体内部分区过多,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实际应用过程会增加系统调控难度及自控系统设置难度,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池体投资、设备投资及后期的设备维修点,且其中的污泥回流系统并未详细污泥回流的过程与管道。
6、专利申请号为202210238610.x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好氧可调的节地型aoa与aao双模式污水生化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厌氧区、主好氧区、选择区、后缺氧区、主缺氧区、后好氧区6个部分,其中主好氧区投加了悬浮填料,耦合为加mbbr的强化系统,除此之外,选择区分为3个小格,整个池体分为8个空间,通过闸门切换可在aoa及aao双模式下运行,但在设备选择和安装上,较为繁琐,也并未提及污泥回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oa与aao双模式生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兼顾aoa与aao双模式工艺的情况下,池型设计较为复杂,且未说明污泥如何回流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aoa与aao双模式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以及污泥回流泵房;
4、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用于对进入的污水进行aao模式污水处理或对进入的污水进行aoa模式污水处理;
5、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相邻的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渠,所述污泥回流泵房用于将污泥泵入到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中,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上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的两侧,两个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分别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与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的厌氧区,通过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控制进入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的厌氧区的回流污泥量比例;
6、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相邻的墙体的外层分别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渠,所述污泥回流泵房还用于将污泥分别泵入到两条第二污泥回流渠中,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渠上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渠与各自的生化池体的缺氧区;
7、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采用aoa模式进行污水处理时,当污水进水碳源满足预设的第一进水碳源范围时,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开启,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关闭,进行厌氧区污泥回流;当污水进水碳源满足预设的第二进水碳源范围时,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以及第二污泥回流渠出门闸门均开启,同时进行厌氧区以及缺氧区污泥回流;
8、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采用aao模式进行污水处理时,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开启,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渠出水闸门关闭,进行厌氧区污泥回流。
9、优选地,
10、所述污泥回流泵房包括:
11、第一提升泵、第二提升泵、第一污泥回流管、第二污泥回流管以及功能切换阀;
12、所述第一提升泵用于将污泥泵入到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中,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渠连通;
13、所述第二提升泵用于将污泥泵入到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中,所述第二污泥回路管分别与两条第二污泥回流渠连通;
14、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以及第二污泥回流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中设置有功能切换阀,所述功能切换阀处于常闭状态;
15、当所述第一提升泵损坏时,打开所述功能切换阀,通过所述第二提升泵将污泥泵入到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中;
16、当所述第二提升泵损坏时,打开所述功能切换阀,通过所述第一提升泵将污泥泵入到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中。
17、优选地,
18、所述两组对称设置的生化池体均包括:
19、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第一可变区以及第二可变区;
20、所述厌氧区与好氧区通过第一闸门连通,所述厌氧区与缺氧区通过第二闸门连通;
21、所述缺氧区与好氧区通过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OA与AAO双模式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oa与aao双模式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萍,关德群,李凌云,李一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