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尘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831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6
本技术涉及换气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滤尘换气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轨道板,所述第二轨道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顶部,所述第二轨道板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轨道板,所述第一轨道板和第一壳体顶部之间形成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板内壁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挡板两侧均固定连接伸缩阻尼杆,所述伸缩阻尼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阻尼杆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两组所述移动板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二拨块,可拨动第二拨块,带动移动板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然后将滤尘装置放入轨道中,松手后,第一弹簧配合伸缩阻尼杆释放弹性势能抵住移动板,对滤尘装置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气扇,具体涉及一种滤尘换气扇


技术介绍

1、换气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换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

2、在申请号202320246575.6中,公开了一种滤尘换气扇,通过在安装壳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滤尘装置,所述滤尘装置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右侧固定连接滤尘网,所述滤尘网右侧固定连接活性炭滤网。但是上述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滤尘装置不方便安装与拆卸,滤尘装置使用一段时间无法清洗或更换,必会挡住很多的通气孔,就会大大降低换气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尘换气扇。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尘换气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轨道板,所述第二轨道板为回型第二轨道板,所述第二轨道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顶部,所述第二轨道板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轨道板,所述第一轨道板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二轨道板两侧,所述第一轨道板和第一壳体顶部之间形成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板内壁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挡板两侧均固定连接伸缩阻尼杆,所述伸缩阻尼杆数量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挡板两侧,四组所述伸缩阻尼杆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阻尼杆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挡板两侧,两组所述移动板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二拨块。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拨动第二拨块,带动移动板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然后将滤尘装置放入第一轨道板和第一壳体顶部之间的轨道中,松手后,第一弹簧配合伸缩阻尼杆释放弹性势能抵住移动板,对滤尘装置进行限位,限位装置方便滤尘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4、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开始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一壳体顶部两侧,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顶部中心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置有风扇,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条形板,所述条形板数量为若干组,两组所述通气孔顶部均设置有滤尘装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将室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转换成室外的新鲜空气。

6、具体的,两组所述滤尘装置均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一侧固定连接滤尘网,所述滤尘网一侧固定连接活性炭滤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金属网,滤尘网和活性炭滤网,对空气中含有的粉尘进行滤除,防止粉尘被输送至室内。

8、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三壳体、连接管和卡件,所述第三壳体为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条形板,所述第三壳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上方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滑动连接第三壳体内壁,所述上隔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拨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拨动第一拨块,将上隔板拉开,取出拉绳即可拉动卡件,因为拉绳很长,为了美观,将拉绳储存于第三壳体内。

10、具体的,所述第二壳体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一壳体内壁两侧,两组所述第二壳体均为一侧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二壳体,两组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内壁,所述卡件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二壳体内部,两组所述卡件一侧均贯穿第一壳体且卡件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第一壳体,两组所述卡件一侧均固定连接拉绳,两组所述卡件一侧均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侧均固定连接第二壳体内壁,所述连接管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三壳体两侧,两组所述连接管均为两端开设有开口的空心连接管,两组所述连接管一端均贯穿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两组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均贯穿第三壳体固定连接第三壳体,所述拉绳穿过连接管内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入第一壳体时,可直接将第一壳体往上推,天花板上设置的凹槽会挤压卡件,卡件对内收缩对第二弹簧压缩,卡件通过天花板凹槽到达天花板顶部时,第二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卡件复位,卡件底部接触到天花板顶部,对第一壳体进行固定,取出第一壳体时,将第一壳体向上推,然后打开第三壳体,取出拉绳,拉动拉绳,带动卡件向内收缩,即可取下第一外壳。

12、具体的,所述卡件一角设置成四十五度倒角。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件设置成四十五度角,方便天花板的凹槽对卡件进行挤压。

14、具体的,所述拉绳为尼龙绳。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绳更加结实、耐用,并且可以弯曲折叠,收纳于第三壳体中,外观更加美观。

16、具体的,所述电机电性连接开关,所述开关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机电性连接外部电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电源稳定为电机供电,开关控制电机的转动或关闭。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可拨动第二拨块,带动移动板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然后将滤尘装置放入第一轨道板和第一壳体顶部之间的轨道中,松手后,第一弹簧配合伸缩阻尼杆释放弹性势能抵住移动板,对滤尘装置进行限位,限位装置方便滤尘装置的安装与拆卸,从而方便对滤尘装置清洗或者更换,干净的滤尘装置能够加大换气扇的工作效率。

20、(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放入第一壳体时,可直接将第一壳体往上推,天花板上设置的凹槽会挤压卡件,卡件对内收缩对第二弹簧压缩,卡件通过天花板凹槽到达天花板顶部时,第二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卡件复位,卡件底部接触到天花板顶部,对第一壳体进行固定,取出第一壳体时,将第一壳体向上推,然后打开第三壳体,取出拉绳,拉动拉绳,带动卡件向内收缩,即可取下第一外壳,方便第一外壳的安装与拆卸,因为想要更换或清洗滤尘装置,必须要取下第一外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为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轨道板(14),所述第二轨道板(14)为回型第二轨道板(14),所述第二轨道板(14)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顶部,所述第二轨道板(14)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轨道板(13),所述第一轨道板(13)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二轨道板(14)两侧,所述第一轨道板(13)和第一壳体(1)顶部之间形成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板(14)内壁固定连接挡板(12),所述挡板(12)两侧均固定连接伸缩阻尼杆(21),所述伸缩阻尼杆(21)数量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挡板(12)两侧,四组所述伸缩阻尼杆(21)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伸缩阻尼杆(21)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挡板(12)两侧,两组所述移动板(15)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二拨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开始有通气孔(7),所述通气孔(7)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一壳体(1)顶部两侧,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顶部中心固定连接电机(2),所述电机(2)底部设置有风扇(3),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条形板(10),所述条形板(10)数量为若干组,两组所述通气孔(7)顶部均设置有滤尘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滤尘装置均包括金属网(19),所述金属网(19)一侧固定连接滤尘网(17),所述滤尘网(17)一侧固定连接活性炭滤网(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壳体(4)、第三壳体(5)、连接管(22)和卡件(8),所述第三壳体(5)为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三壳体(5),所述第三壳体(5)外表面固定连接条形板(10),所述第三壳体(5)内壁底部固定连接下隔板(11),所述下隔板(11)上方设置有上隔板(9),所述上隔板(9)滑动连接第三壳体(5)内壁,所述上隔板(9)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拨块(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一壳体(1)内壁两侧,两组所述第二壳体(4)均为一侧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二壳体(4),两组所述第二壳体(4)开设有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内壁,所述卡件(8)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二壳体(4)内部,两组所述卡件(8)一侧均贯穿第一壳体(1)且卡件(8)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两组所述卡件(8)一侧均固定连接拉绳(24),两组所述卡件(8)一侧均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一侧均固定连接第二壳体(4)内壁,所述连接管(22)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三壳体两侧,两组所述连接管(22)均为两端开设有开口的空心连接管(22),两组所述连接管(22)一端均贯穿第二壳体(4)固定连接第二壳体(4),两组所述连接管(22)另一端均贯穿第三壳体(5)固定连接第三壳体(5),所述拉绳(24)穿过连接管(2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8)一角设置成四十五度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24)为尼龙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电性连接开关,所述开关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机(2)电性连接外部电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为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空心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轨道板(14),所述第二轨道板(14)为回型第二轨道板(14),所述第二轨道板(14)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顶部,所述第二轨道板(14)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轨道板(13),所述第一轨道板(13)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二轨道板(14)两侧,所述第一轨道板(13)和第一壳体(1)顶部之间形成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板(14)内壁固定连接挡板(12),所述挡板(12)两侧均固定连接伸缩阻尼杆(21),所述伸缩阻尼杆(21)数量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挡板(12)两侧,四组所述伸缩阻尼杆(21)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伸缩阻尼杆(21)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挡板(12)两侧,两组所述移动板(15)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二拨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开始有通气孔(7),所述通气孔(7)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分布在第一壳体(1)顶部两侧,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顶部中心固定连接电机(2),所述电机(2)底部设置有风扇(3),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条形板(10),所述条形板(10)数量为若干组,两组所述通气孔(7)顶部均设置有滤尘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滤尘装置均包括金属网(19),所述金属网(19)一侧固定连接滤尘网(17),所述滤尘网(17)一侧固定连接活性炭滤网(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尘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琴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创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