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16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9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属于水质净化技术领域,该水质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载体单元,所述载体单元包括装配框架和设于装配框架内侧的多个用于栽培水生植物的承载部件,一个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外侧设有限位件,另一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外侧设有与限位件对应的弹性卡接件,以使两个载体单元弹性连接。本技术通过一个载体单元上限位件与另一载体单元上的弹性卡接件相连,形成柔性连接结构,通过相邻的载体单元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使两个载体单元弹性连接,避免载体单元受到冲击时,两载体单元连接处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质净化,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入湖河口处的湿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蓄滞洪水等生态功能,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部分湿地正逐渐丧失其生态功能。

2、为此现有技术通过水质净化装置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防治。可针对水体环境选取相应的水生植物,将该植物移栽至浮岛载体上,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快速吸收水体中过量的氮、磷元素,以净化水体。为了提高水质净化装置对湿地环境的适应性,现有水质净化装置可进行拼接组合,以调整净化装置的占地面积和净化效率。然而在风力、撞击力、地震力等偶然荷载的作用下,多个水质净化装置的连接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甚至可能会导致各装置间的连接结构的断裂,进而出现相邻净化装置相互分离及碰撞的危险,可见水质净化装置的抗冲击性能有待提高。另外,对于拼接后不同位置的净化装置,其下方水体深度也可能存在差异,现有净化装置的锚固结构对水体的适应性也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载体单元,所述载体单元包括装配框架和设于装配框架内侧的多个用于栽培水生植物的承载部件,一个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外侧设有限位件,另一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外侧设有与限位件对应的弹性卡接件,所述弹性卡接件用于连接限位件,以使两个载体单元弹性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每个所述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外侧均设有限位件和弹性卡接件,所述限位件与弹性卡接件相互交错。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件和弹性卡接件均可转动地连接在装配框架的外侧。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弹性卡接件包括连接管和滑动设于连接管内侧的活动管,所述连接管端部通过球铰与装配框架相连,所述活动管与连接管之间设有弹簧,且活动管与限位件卡接。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开设与活动管对应的插槽,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与插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设有卡块,且滑槽内部设有与卡块相抵的弹簧,所述活动管端部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卡块端部设有拉杆,且拉杆贯穿壳体。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装配框架内侧固设有浮块。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装配框架中心位置固设有定位台,且定位台上固设有锚固件。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锚固件包括固设于定位台顶端的安装架、转动设于安装架内侧的导辊、缠绕于导辊外侧的连接件和固设于连接件端部的锚钩。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安装架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中部固设有与导辊滑动连接的套筒,所述把手两端均固设有限位杆,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可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槽,且多个限位槽沿导辊的周向均匀分布。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技术通过一个载体单元上限位件与另一载体单元上的弹性卡接件相互卡接,形成柔性连接结构,通过相邻的载体单元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使两个载体单元弹性连接,载体单元受到冲击时,两载体单元连接处具有缓冲能力,避免因连接处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损坏;

15、2)本技术通过在柔性连接结构的两端设置球铰,使该连接结构可与装配框架相对旋转,相邻载体单元上下起伏,或相邻载体单元沿连接处的切向相对运动时,柔性连接结构可与装配框架自动旋转适当的角度,进一步降低两载体单元连接处受损的风险;

16、3)本技术对载体单元进行锚定时,根据水体深度的不同将把手旋转相应的角度,锚钩嵌入水底的泥土后,将把手上的限位杆插入相应的限位槽内,以使不同载体单元上的锚钩均可对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锚固件对水体深度的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载体单元,所述载体单元包括装配框架(1)和设于装配框架(1)内侧的多个用于栽培水生植物的承载部件(2),其特征在于:一个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1)外侧设有限位件(3),另一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1)外侧设有与限位件(3)对应的弹性卡接件(4),所述弹性卡接件(4)用于连接限位件(3),以使两个载体单元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1)外侧均设有限位件(3)和弹性卡接件(4),所述限位件(3)与弹性卡接件(4)相互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和弹性卡接件(4)均可转动地连接在装配框架(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件(4)包括连接管(41)和滑动设于连接管(41)内侧的活动管(42),所述连接管(41)端部通过球铰与装配框架(1)相连,所述活动管(42)与连接管(41)之间设有弹簧,且活动管(42)与限位件(3)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侧开设与活动管(42)对应的插槽(32),所述壳体(31)侧壁上开设与插槽(32)连通的滑槽(33),所述滑槽(33)内侧滑动设有卡块(34),且滑槽(33)内部设有与卡块(34)相抵的弹簧,所述活动管(42)端部设有与卡块(34)对应的卡槽(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4)端部设有拉杆(35),且拉杆(35)贯穿壳体(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框架(1)内侧固设有浮块(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框架(1)中心位置固设有定位台(6),且定位台(6)上固设有锚固件(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7)包括固设于定位台(6)顶端的安装架(71)、转动设于安装架(71)内侧的导辊(72)、缠绕于导辊(72)外侧的连接件(73)和固设于连接件(73)端部的锚钩(7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1)一侧设有把手(75),所述把手(75)中部固设有与导辊(72)滑动连接的套筒(76),所述把手(75)两端均固设有限位杆(77),所述安装架(71)上设有多个可与限位杆(77)配合的限位槽,且多个限位槽沿导辊(72)的周向均匀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城市入湖河口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载体单元,所述载体单元包括装配框架(1)和设于装配框架(1)内侧的多个用于栽培水生植物的承载部件(2),其特征在于:一个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1)外侧设有限位件(3),另一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1)外侧设有与限位件(3)对应的弹性卡接件(4),所述弹性卡接件(4)用于连接限位件(3),以使两个载体单元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载体单元的装配框架(1)外侧均设有限位件(3)和弹性卡接件(4),所述限位件(3)与弹性卡接件(4)相互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和弹性卡接件(4)均可转动地连接在装配框架(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件(4)包括连接管(41)和滑动设于连接管(41)内侧的活动管(42),所述连接管(41)端部通过球铰与装配框架(1)相连,所述活动管(42)与连接管(41)之间设有弹簧,且活动管(42)与限位件(3)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侧开设与活动管(42)对应的插槽(32),所述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谷吴海燕宋丽娟王化扬汪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