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缓冲装置及翻斗式雨量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87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6
本技术公开一种降水缓冲装置及翻斗式雨量计,其中,降水缓冲装置包括进水漏斗;缓冲器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缓冲翻斗,壳体上安装进水漏斗,壳体上还连接有出水管,缓冲翻斗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缓冲翻斗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能容纳的雨水量相同,缓冲翻斗在壳体内具有第一稳态和第二稳态,且能够在第一稳态和第二稳态之间切换;处于第一稳态时由第一腔体承接进水漏斗汇集的雨水,第二腔体中的雨水经出水管排出,处于第二稳态时由第二腔体承接进水漏斗汇集的雨水,第一腔体中的雨水经出水管排出,因此,每次翻转后出水管排出的雨水量恒定,可将大、中、小雨固定为单一的一种降雨强度,提升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量计,特别涉及一种降水缓冲装置及翻斗式雨量计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翻斗式雨量计常规结构一般通过承雨口组件承接外部雨水,并通过进水漏斗将承接的雨水汇入计量翻斗中,通常情况下,翻斗式雨量计均采用单个翻斗对降雨量进行测量,单翻斗雨量计比较简单,但在不同的降雨强度下(大中小雨)会有较明显的计量误差。

2、如图1所示,计量翻斗2`在进行翻转的过程中,虽然间隔极短但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计量翻斗2`从开始翻转到计量翻斗2`的中间隔板越过其中心线的△t时间内,进水漏斗1`仍然向计量翻斗2`内注入雨水,降水强度越大,注入计量翻斗2`的水量越大,降水强度越小,注入计量翻斗2`的水量越小,因此在计量翻斗2`翻转的△t时间内注入的雨水量不同而产生误差。

3、国家标准规定:翻斗式雨量计校准时的大、中、小雨对应的降雨强度为4mm、2mm和0.5mm。根据定义:

4、

5、式中:eb为翻斗计量误差(%);

6、vt为翻斗理论上翻转水量(ml);

7、vp为翻斗实际上翻转水量(ml)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翻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部,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使所述缓冲翻斗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绕所述支撑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漏斗包括漏斗本体以及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的插管,所述壳体设有顶盖,贯穿所述顶盖设有进水口,所述插管穿过所述进水口伸入所述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内设有第一分水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内壁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翻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部,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使所述缓冲翻斗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绕所述支撑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漏斗包括漏斗本体以及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的插管,所述壳体设有顶盖,贯穿所述顶盖设有进水口,所述插管穿过所述进水口伸入所述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内设有第一分水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引流柱,所述第一引流柱沿所述插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引流柱位于所述第一分水器远离所述漏斗本体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水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锋王健王世英王露洁王瑄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丰泽水文气象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