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氨冷蒸发冷设备,具体涉及气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工业循环水作为工业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化工工艺中用量巨大。而很多项目建设地区缺水严重,工业用水指标紧张,且水价较高,用水成本极高。
2、相对于传统冷却器氨冷蒸发冷是氨合成氨冷冻系统的关键设备,若采用传统的水冷器,耗水量大,用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氨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冷却器在氨冷过程中耗水量的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氨冷却系统,包括干湿联合塔,干湿联合塔的内部连接有干冷单元,干冷单元连接有湿冷单元,湿冷单元连接于干湿联合塔的内壁,干冷单元设置于湿冷单元的上方,干冷单元连接有气氨进口管,气氨进口管穿过干湿联合塔的侧壁,湿冷单元连接有液氨出口管,液氨出口管穿过干湿联合塔的侧壁;
3、还包括喷淋单元,喷淋单元穿过干湿联合塔的侧壁并设置于湿冷单元内。
4、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5、干冷单元包括干冷管束,干冷管束连接于干湿联合
...【技术保护点】
1.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湿联合塔(1),所述干湿联合塔(1)的内部连接有干冷单元,所述干冷单元连接有湿冷单元,所述湿冷单元连接于干湿联合塔(1)的内壁,所述干冷单元设置于湿冷单元的上方,所述干冷单元连接有气氨进口管(16),所述气氨进口管(16)穿过干湿联合塔(1)的侧壁,所述湿冷单元连接有液氨出口管(21),所述液氨出口管(21)穿过干湿联合塔(1)的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冷单元包括干冷管束(7),所述干冷管束(7)连接于干湿联合塔(1)的内壁,所述干冷管束(7)设置于湿冷单元的上方,所述干冷管束(7)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湿联合塔(1),所述干湿联合塔(1)的内部连接有干冷单元,所述干冷单元连接有湿冷单元,所述湿冷单元连接于干湿联合塔(1)的内壁,所述干冷单元设置于湿冷单元的上方,所述干冷单元连接有气氨进口管(16),所述气氨进口管(16)穿过干湿联合塔(1)的侧壁,所述湿冷单元连接有液氨出口管(21),所述液氨出口管(21)穿过干湿联合塔(1)的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冷单元包括干冷管束(7),所述干冷管束(7)连接于干湿联合塔(1)的内壁,所述干冷管束(7)设置于湿冷单元的上方,所述干冷管束(7)与气氨进口管(16)连接,所述干湿联合塔(1)的内壁还连接有风冷风机(8),所述风冷风机(8)靠近干冷管束(7)设置,所述风冷风机(8)设置于干冷管束(7)的上方,所述干冷管束(7)通过风冷气氨出口管(18)与湿冷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冷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于干湿联合塔(1)内壁的湿冷风机(6)、收水器(5)和湿冷管箱(3),所述湿冷风机(6)设置于干冷管束(7)的下方,所述湿冷管箱(3)通过风冷气氨出口管(18)与干冷管束(7)连接,所述湿冷管箱(3)通过湿冷液氨出口管(19)与液氨出口管(21)连接,喷淋单元设置于收水器(5)和湿冷管箱(3)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喷淋水池(31),所述喷淋水池(31)设置于干湿联合塔(1)的下方,所述喷淋水池(31)的侧壁通过喷淋水泵入口管(13)连接有喷淋水泵(9),所述喷淋水泵(9)的出口端连接有喷淋水泵出口管(14),所述喷淋水泵出口管(14)的管身穿过干湿联合塔(1)的侧壁,所述喷淋水泵出口管(14)设置于干湿联合塔(1)内部的管身设置于收水器(5)和湿冷管箱(3)之间,所述喷淋水泵出口管(14)设置于干湿联合塔(1)内部的管身沿其长度方向连接有若干喷头(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水池(31)的侧壁连接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靠近喷淋水池(31)的顶部设置,所述喷淋水池(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毅,李小强,曹文孝,刘江,陈海全,卢军,方占华,张宗飞,李振浦,张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龙华集团煤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