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777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涉及到显微镜技术领域,包括平台和外壳,且平台安装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平台的顶部前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镜座组,且镜座组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目镜组,平台的底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变倍物镜组,平台的顶部后端中部安装设置有三通观察组。本技术瞳距调节结构系统和安装多个反光镜片的镜座一体式结构,瞳距及反光镜安装的位置可以生产加工保证,调校安装时,只要把反光镜安装在镜座上即可,省去了调校步骤,节约成本;同时变倍物镜组的可调节后固定组通过调节滑筒上端均布旋入三颗紧定螺丝的松紧,就能带动可调节后固定组,从而推动后组水平移动以调节光轴中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特别涉及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都进行改进,改良。现有的工业体视显微镜普遍瞳距调节结构系统都是由普罗棱镜来实现的。存在采购生产成本高,调校不方便等缺点,故需要员工对于调校的技能有很强的熟练程度掌握,且在调校时极容易出现中心跑偏,镜片破损情况。再者,目前的工业体视显微镜的后组在对光轴进行需要用到半五角棱镜、半五角棱镜座和若干的半圆头螺丝和内六角紧定螺丝,在调校齐焦时,员工需要移掉半五角棱镜组才能操作,在调校中心时,则需要员工凭借经验去调节半五角棱镜。调校过于繁琐导致调校的精度和速度不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方式、调校过程方便的工业体视显微镜。

2、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包括平台和外壳,且平台安装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平台的顶部前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镜座组,且镜座组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目镜组,所述平台的底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变倍物镜组,所述平台的顶部后端中部安装设置有三通观察组;

3、所述镜座组包括镜座,所述镜座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所述镜座的前端安装设置有眼罩,且眼罩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目镜滑筒组;

4、所述目镜组包括目镜,所述目镜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目镜眼罩;

5、所述变倍物镜组包括可调节后固定组,所述可调节后固定组的底部设置有变倍滑筒,且可调节后固定组的底端延伸至变倍滑筒的内部上端,所述可调节后固定组包括后组调节压圈,且后组调节压圈的外侧壁中部固定套接设置有后组连接圈,所述后组调节压圈的底端安装设置有后组镜座,所述后组调节压圈的内侧壁底端安装设置有后组隔圈和后组胶合,所述变倍滑筒的外侧壁顶端贯穿开设有三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丝孔,且螺丝孔内部螺纹贯穿设置有紧定螺丝,所述紧定螺丝的前端与后组调节压圈外侧壁贴合连接;

6、所述三通观察组包括三通支撑接口座,所述三通支撑接口座的正面两侧分别安装设置有右分光镜座和左分光镜座。

7、优选的,所述镜座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设置有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所述镜座的顶端两侧和后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弹簧片,且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以及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分别通过对应的弹簧片夹持固定在镜座上。

8、优选的,所述变倍滑筒的外侧壁底端固定套接设置有变倍滑套,所述变倍滑筒的底端安装设置有前组,所述前组包括前组镜座、前组单片、前组隔圈和前组压圈,所述变倍滑筒的内部上端安装设置有两个中组,所述变倍滑筒的外侧壁顶端套接设置有连接圈和齿轮座,且连接圈位于齿轮座的顶部。

9、优选的,所述三通支撑接口座的外侧壁底端安装设置有三通反光镜、三通反光镜座和三通反光镜调节座,所述三通支撑接口座的顶端安装设置有三通防尘盖,且三通防尘盖的顶端位于外壳的顶部,所述右分光镜座和左分光镜座上均安装设置有分光镜片。

10、优选的,所述变倍物镜组的外侧壁固定套接设置有锁紧圈,且变倍物镜组通过锁紧圈安装于平台上,所述平台的一侧安装设置有齿轮,所述外壳靠近齿轮的一侧安装设置有手轮,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与手轮和齿轮均相适配的变倍轴,所述外壳内部安装设置有齿轮平板组,且齿轮平板组与变倍物镜组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与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安装设置有物镜罩,且物镜罩的底端安装设置有防尘盖。

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技术瞳距调节结构系统和安装多个反光镜片的镜座一体式结构,瞳距及反光镜安装的位置可以生产加工保证,调校安装时,只要把反光镜安装在镜座上即可,省去了调校步骤,节约成本;同时变倍物镜组的可调节后固定组通过调节滑筒上端均布旋入三颗紧定螺丝的松紧,就能带动可调节后固定组,从而推动后组水平移动以调节光轴中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和外壳(12),且平台(1)安装设置于外壳(12)的内部,所述平台(1)的顶部前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镜座组(2),且镜座组(2)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目镜组(3),所述平台(1)的底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变倍物镜组(4),所述平台(1)的顶部后端中部安装设置有三通观察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21)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设置有第三反光镜(24)和第四反光镜(25),所述镜座(21)的顶端两侧和后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弹簧片(28),且第一反光镜(22)和第二反光镜(23)以及第三反光镜(24)和第四反光镜(25)分别通过对应的弹簧片(28)夹持固定在镜座(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滑筒(42)的外侧壁底端固定套接设置有变倍滑套(43),所述变倍滑筒(42)的底端安装设置有前组(47),所述前组(47)包括前组镜座(471)、前组单片(472)、前组隔圈(473)和前组压圈(474),所述变倍滑筒(42)的内部上端安装设置有两个中组(46),所述变倍滑筒(42)的外侧壁顶端套接设置有连接圈(44)和齿轮座(45),且连接圈(44)位于齿轮座(45)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支撑接口座(96)的外侧壁底端安装设置有三通反光镜(93)、三通反光镜座(94)和三通反光镜调节座(95),所述三通支撑接口座(96)的顶端安装设置有三通防尘盖(97),且三通防尘盖(97)的顶端位于外壳(12)的顶部,所述右分光镜座(92)和左分光镜座(98)上均安装设置有分光镜片(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物镜组(4)的外侧壁固定套接设置有锁紧圈(10),且变倍物镜组(4)通过锁紧圈(10)安装于平台(1)上,所述平台(1)的一侧安装设置有齿轮(14),所述外壳(12)靠近齿轮(14)的一侧安装设置有手轮(13),所述外壳(12)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与手轮(13)和齿轮(14)均相适配的变倍轴(11),所述外壳(12)内部安装设置有齿轮平板组(5),且齿轮平板组(5)与变倍物镜组(4)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的底部安装设置有固定座(6),且固定座(6)与平台(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6)的底端安装设置有物镜罩(7),且物镜罩(7)的底端安装设置有防尘盖(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和外壳(12),且平台(1)安装设置于外壳(12)的内部,所述平台(1)的顶部前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镜座组(2),且镜座组(2)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目镜组(3),所述平台(1)的底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变倍物镜组(4),所述平台(1)的顶部后端中部安装设置有三通观察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21)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设置有第三反光镜(24)和第四反光镜(25),所述镜座(21)的顶端两侧和后端两侧均安装设置有弹簧片(28),且第一反光镜(22)和第二反光镜(23)以及第三反光镜(24)和第四反光镜(25)分别通过对应的弹簧片(28)夹持固定在镜座(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体视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滑筒(42)的外侧壁底端固定套接设置有变倍滑套(43),所述变倍滑筒(42)的底端安装设置有前组(47),所述前组(47)包括前组镜座(471)、前组单片(472)、前组隔圈(473)和前组压圈(474),所述变倍滑筒(42)的内部上端安装设置有两个中组(46),所述变倍滑筒(42)的外侧壁顶端套接设置有连接圈(44)和齿轮座(45),且连接圈(44)位于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江苏柯彬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大工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