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在清洁设备领域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室和集尘室,利用旋风技术,将流经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的脏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分离。
2、传统的,进风口设于旋风室的侧壁上,但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后容易产生气流紊乱现象。为了降低旋风室的进风口处产生气流紊乱的现象,将进风口设于旋风室的底壁上。然而将进风口设于旋风室的底壁上容易出现进风口处落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为了避免进风口出落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进风口出落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一种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包括:
5、旋风室,所述旋风室的底壁具有进风口;所述旋风室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设有转接通道、第一螺旋风道和第二螺旋风道;所述转接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风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风道均与所述转接通道连通。
6、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121)内设有旋风机构(121h);所述进风口(121a)的轴线与所述旋风机构(121h)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风道(121d)具有第一切向入口(121f),所述第一螺旋风道(121d)的第一切向入口(121f)与所述转接通道(121c)对接连通;所述第二螺旋风道(121e)具有第二切向入口(121g),所述第二螺旋风道(121e)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121)内设有旋风机构(121h);所述进风口(121a)的轴线与所述旋风机构(121h)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风道(121d)具有第一切向入口(121f),所述第一螺旋风道(121d)的第一切向入口(121f)与所述转接通道(121c)对接连通;所述第二螺旋风道(121e)具有第二切向入口(121g),所述第二螺旋风道(121e)的第二切向入口(121g)与所述转接通道(121c)对接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通道(121c)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风口(121a)的进入方向垂直;所述转接通道(121c)与所述进风口(121a)对接的位置,位于所述转接通道(121c)的中间位置;所述转接通道(121c)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第一切向入口(121f)和所述第二切向入口(121g)。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向入口(121f)的底壁内侧设有第一挡件(121x);且/或,所述第二切向入口(121g)的底壁内侧设有第一挡件(121x)。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切向入口(121f)的第一挡件(121x)向第一螺旋风道(121d)内侧倾斜;且/或,位于所述第二切向入口(121g)的第一挡件(121x)向第二螺旋风道(121e)内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121x)为弹性挡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121x)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切向入口(121f)的高度的比值为0.1-0.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121x)与所述旋风室(121)的底壁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121)的底壁上还设有出风口(121b),所述出风口(121b)围绕所述进风口(121a)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1b)包括至少两个子出风口(121ba),两个子出风口(121ba)间隔围绕所述进风口(121a)设置;所述转接通道(121c)穿过相邻所述子出风口(121ba)之间的区域,并延伸至所述旋风室(121)的内壁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1a)的轴线、所述出风口(121b)的轴线与所述旋风室(121)中旋风机构(121h)的轴线共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机构(121h)具有净风内腔(121i);所述出风口(121b)与所述净风内腔(121i)连通;所述净风内腔(121i)内设有过滤底盖(121j);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引流结构(123);所述进风引流结构(123)具有与所述进风口(121a)密封对接的进风引流通道(123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引流通道(123a)和所述进风口(121a)通过第一密封件(125)密封;所述第一密封件(125)具有与所述进风口(121a)的侧壁抵接的第一密封唇(125a);所述第一密封唇(125a)向内倾斜,且所述进风口(121a)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密封唇(125a)的外侧面抵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25)具有第一密封槽(125b);所述进风引流通道(123a)的侧壁插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槽(125b)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121)的底壁上还设有出风口(121b),所述出风口(121b)围绕所述进风口(121a)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121)的底壁上还设有出风口(121b);所述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120)还包括出风引流结构(124);所述出风引流结构(124)具有与所述出风口(121b)密封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祥,解永军,李小蕾,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