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抗洪维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61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3
本技术涉及堤坝维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堤坝抗洪维护装置。包括固定底板、缓冲板、驱动组件及多个插柱;固定底板和缓冲板上均开设有多个插孔,插柱具有中空的结构,插柱的内腔下部安装有多个伸缩固定组件,插柱的内腔上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隔板、移动滑板、活塞A和下隔板,下隔板与活塞A之间填充有液压油,位于最顶部的套筒A上连通设置有输液管,输液管的顶端贯穿下隔板,活塞A与移动滑板之间连接有固定杆,上隔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移动滑板螺纹连接,螺纹杆的顶端固定有转动头。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可伸缩的伸缩固定件,从而能够提高对插柱的固定效果,并且可方便将插柱从泥土中取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堤坝维护,特别是涉及一种堤坝抗洪维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土石坝是用土或者石头建造的宽坝,因为底部承受的水压比顶部的大得多,所以底部比顶部宽,土石坝多是横越大河建造的,用的都是普通且便宜的材料,由于物料较松散,能承受地基的摇动,但水会慢慢渗入堤坝,降低堤坝的坚固程度。

2、授权公告号为cn2166404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管理用堤坝维护装置,包括堤坝本体,所述堤坝本体一侧设有维护装置;所述维护装置包括有板体,所述板体远离堤坝本体的一侧间隔设有横板,相邻所述横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所述横板远离板体的一侧间隔设有球体;所述维护装置还包括有位于板体中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板体贴合设置,所述缓冲层中间隔设有弹簧,所述缓冲层中填充有液体,所述液体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移动设置在缓冲层中。

3、上述公开的专利中仍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固定销直接插入到坝体中,其固定结构较为简单,结构稳定性不强,容易产生松动,进而影响装置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堤坝抗洪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缓冲板(2)、驱动组件及多个插柱(3);固定底板(1)与缓冲板(2)之间安装有多组缓冲组件,固定底板(1)和缓冲板(2)上均开设有多个插孔(8),且固定底板(1)上的多个插孔(8)与缓冲板(2)上的多个插孔(8)一一对应设置,插柱(3)具有中空的结构,插柱(3)的内腔下部安装有多个伸缩固定组件,伸缩固定组件包括套筒A(161)、套筒B(162)和插杆(163),套筒A(161)固定在插柱(3)上,其两端分别置于插柱(3)的内外两侧,套筒B(162)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套筒A(161)的内侧且连接有活塞环(17),插杆(163)的一端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坝抗洪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缓冲板(2)、驱动组件及多个插柱(3);固定底板(1)与缓冲板(2)之间安装有多组缓冲组件,固定底板(1)和缓冲板(2)上均开设有多个插孔(8),且固定底板(1)上的多个插孔(8)与缓冲板(2)上的多个插孔(8)一一对应设置,插柱(3)具有中空的结构,插柱(3)的内腔下部安装有多个伸缩固定组件,伸缩固定组件包括套筒a(161)、套筒b(162)和插杆(163),套筒a(161)固定在插柱(3)上,其两端分别置于插柱(3)的内外两侧,套筒b(162)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套筒a(161)的内侧且连接有活塞环(17),插杆(16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套筒b(162)的内侧且连接有活塞b(18),插柱(3)的内腔上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隔板(15)、移动滑板(11)、活塞a(10)和下隔板(9),下隔板(9)与活塞a(10)之间填充有液压油,相邻两个套筒a(161)之间均相互连通,位于最顶部的套筒a(161)上连通设置有输液管(26),输液管(26)的顶端贯穿下隔板(9),活塞a(10)与移动滑板(11)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2),上隔板(15)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与移动滑板(11)螺纹连接,螺纹杆(13)的顶端固定有转动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抗洪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有机壳(19)、伺服电机、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良肖乃尧陈刚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