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速水体循环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57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流速水体循环治理装置,包括顶盒,顶盒的外壁开设有四个开口,顶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底部嵌设有丝网,顶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漂浮板,第一漂浮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横杆,第一漂浮板的底端贯穿有底筒,底筒一侧壁的底部贯穿有进水管,底筒的内部活动嵌设有滤网,底筒另一侧壁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底筒另一侧的底部设有螺旋桨。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及时将水体内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因污染物未被及时处理而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的概率,能够及时对水体中藻类的治理,同时可以降低藻类被吸入治理装置内造成堵塞的概率,有利于保持本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流速水体循环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1、低流速水体通常是指流速较慢甚至是静止的水体,如水库、养殖池塘、城镇截留河道等水体,由于水的流速可以影响水质,而低流速的水体内的污染物扩散后,无法及时通过水的流动带走,容易在水体内积累,导致水质变差;而且低流速水体含氧量低,容易形成黑臭水体,因此低流速的水体有必要进行定期治理,以提高水体的水质。

2、现有的低流速水体治理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是将装置固定在水体某一位置,但由于低流速水体污染物扩散较慢,被固定在水体某一位置的治理装置无法及时移动至高污染水体所在位置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容易导致水体的进一步恶化;另外,现有的治理装置在对低流速以及静止水体进行治理时,由于装置固定在水体内并依靠循环泵等对水体进行抽吸,容易使漂浮在水面的水藻以及青苔等藻类物质积聚在装置被固定位置所在的水面,并且不易将其及时清理,同时积聚的藻类容易被吸入装置内造成堵塞,影响治理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流速水体循环治理装置,包括顶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盒(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开口(4),所述顶盒(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的底部嵌设有丝网(13),所述顶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漂浮板(6),所述第一漂浮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5),所述第一漂浮板(6)的底端贯穿有内部活动嵌设滤网(17)的底筒(8),所述底筒(8)一侧壁的底部贯穿有进水管(7),所述底筒(8)另一侧壁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9),所述底筒(8)另一侧的底部设有中部贯穿转杆(19)的螺旋桨(10),所述底筒(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漂浮板(11),所述顶盒(1)顶端的中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流速水体循环治理装置,包括顶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盒(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开口(4),所述顶盒(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的底部嵌设有丝网(13),所述顶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漂浮板(6),所述第一漂浮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5),所述第一漂浮板(6)的底端贯穿有内部活动嵌设滤网(17)的底筒(8),所述底筒(8)一侧壁的底部贯穿有进水管(7),所述底筒(8)另一侧壁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9),所述底筒(8)另一侧的底部设有中部贯穿转杆(19)的螺旋桨(10),所述底筒(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漂浮板(11),所述顶盒(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2),所述旋转电机(12)的输出端卡合有底端套设伞齿轮(18)的转轴(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流速水体循环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盒(1)的顶端卡合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罩盒(3),所述罩盒(3)通过盖板(2)与所述旋转电机(12)活动罩设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同庆王菁吴丹杨建唐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舜图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