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洗碗机,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及清洗机。
技术介绍
1、对于容积较大的洗碗机来说,为了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会设置上下排布的至少两组喷淋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分别输送到各喷淋臂中进行上下喷淋,冲洗餐具后回落的水聚集到洗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各喷淋臂中,完成一个水流循环。现有能进行底部喷淋、顶部喷淋的洗碗机中,用于为喷淋系统供水的泵一般采用封闭式结构,即将洗涤泵的蜗壳设于箱体下方,蜗壳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洗涤泵蜗壳的进水口与洗涤腔底部相连通,蜗壳的出水口连接有分水装置,该分水装置将水流分为向第一喷淋臂供水的第一支路和向第二喷淋臂供水的第二支路。由于顶部喷淋用水与底部喷淋用水的水压均由洗涤泵独立供给,导致分流后每个支路上水流的扬程、流量及冲击力均大幅下降,影响清洗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zl 202023348766.9《一种双泵系统及应用有该双泵系统的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双泵系统包括上叶轮、下叶轮、上壳体、下壳体及驱动件,上壳体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导流片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片(21)包括在隔板(22)周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叶片(211)、第二叶片(212)、第三叶片(213)、第四叶片(214),所述的开口形成于第一叶片(211)与第四叶片(2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11)的外侧靠近第二出水口(12)布置,所述第四叶片(214)的内壁构成用于对经第二出水口(12)输出的水流进行加压的蜗线段面(2140)。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片(21)包括在隔板(22)周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叶片(211)、第二叶片(212)、第三叶片(213)、第四叶片(214),所述的开口形成于第一叶片(211)与第四叶片(2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11)的外侧靠近第二出水口(12)布置,所述第四叶片(214)的内壁构成用于对经第二出水口(12)输出的水流进行加压的蜗线段面(21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11)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且内端构成用于对水流量进行分隔的分流端(21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侧部设置有与第二出水口(12)切向连接的出水通道(14),该出水通道(14)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出水口(12)的第一边缘相连接且与布置在此处的导流片(21)外壁面切向衔接,所述出水通道(14)的第二侧壁与第二出水口(12)的第二边缘切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11)、第二叶片(212)、第三叶片(213)所围合出的区域面积大于或等于隔板(22)面积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11)的外端部分与第二叶片(212)的内端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第一分水流道(231),所述第二叶片(212)的外端部分与第三叶片(213)的内端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第二分水流道(232),所述第三叶片(213)的外端部分与第四叶片(214)的内端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第三分水流道(233),所述的第一分水流道(231)、第二分水流道(232)、第三分水流道(233)所在的区域与所述的开口(221)相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片(21)的外端贴近泵壳(1)内周壁布置、内端靠近叶轮(3)边缘布置,各所述导流片(21)在隔板(22)周向上围合出用于对下腔体(102)中的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郑赞,韩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