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738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0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设有将前副车架总成进行吊装的一号吊具和二号吊具,所述一号吊具和二号吊具可沿轨道架沿水平方向运动带动前副车架进入下一工序进行焊接。本技术一号承力部、二号承力部将汽车前副车架吊起,无需插销配合,单人即可完成,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与质量风险;通过一号导向组件和二号导向组件进行导向定位,提升了抓取的节拍,且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前副车架焊接的工序间转运会采取使用:1、人工搬运,2、机器人转运,3、吊装系统。对于吊装系统目前行业内一般采用先使用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再夹紧的方式固定零件。使用人工搬运首先是人力成本过高,其次再人工搬运途中会磕碰,产生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使用机器人转运的设备成本过高。使用吊装系统在吊装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过多,仍需要人工将定位销插入孔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设有将前副车架总成进行吊装的一号吊具和二号吊具,所述一号吊具和二号吊具可沿轨道架沿水平方向运动带动前副车架进入下一工序进行焊接。

3、所述一号吊具包括一号框架,所述一号框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以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将前副车架吊起的一号起吊组件,所述一号框架上还设有沿一号框架宽度方向对称分布以进行导向的一号导向组件。

4、所述一号起吊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的一号安装板,所述一号安装板均连接有滑动安装在一号框架上的一号移动台,所述一号安装板上均设有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的一号承力部,所述一号框架上设有带动一号移动台沿水平方向相对滑动的一号动力装置。

5、所述一号动力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一号框架宽度方向一侧的一号转向杆,所述一号转向杆两端铰接安装有与对应的一号移动台相连的一号摆杆,所述一号框架靠近其中一侧一号移动台处设有一号辅助支架,所述一号辅助支架上设有与对应的一号移动台相连以提供动力源的一号把手。

6、所述一号承力部设有三个,其中一侧一号安装板上设有一个,另一侧一号安装板上设有两个。

7、所述二号吊具包括二号框架,所述二号框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以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将前副车架吊起的二号起吊组件所述二号框架上还设有沿一号框架宽度方向对称分布以进行导向的二号导向组件。

8、所述二号起吊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的二号安装板,所述二号安装板均连接有滑动安装在二号框架上的二号移动台,所述二号安装板上均设有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的二号承力部,所述二号框架上设有带动二号移动台沿水平方向相对滑动的二号动力装置。

9、所述二号动力装置安装在二号框架中部的二号辅助支架,所述二号辅助支架宽度方向中部偏左的位置转动安装有二号转向杆,所述二号转向杆两端铰接均安装有与对应的二号移动台相连的二号摆杆,所述二号框架靠近其中一侧二号移动台处设有三号辅助支架,所述三号辅助支架上设有与对应的二号移动台相连以提供动力源的二号把手。

10、所述二号承力部设有四个,所述二号安装板上均设有两个。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号承力部、二号承力部将汽车前副车架吊起,无需插销配合,单人即可完成,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与质量风险;通过一号导向组件和二号导向组件进行导向定位,提升了抓取的节拍,且便于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1),所述轨道架(1)上设有将前副车架总成进行吊装的一号吊具(2)和二号吊具(3),所述一号吊具(2)和二号吊具(3)可沿轨道架(1)沿水平方向运动带动前副车架进入下一工序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起吊组件(22)包括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的一号安装板(221),所述一号安装板(221)均连接有滑动安装在一号框架(21)上的一号移动台(222),所述一号安装板(221)上均设有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的一号承力部(223),所述一号框架(21)上设有带动一号移动台(222)沿水平方向相对滑动的一号动力装置(2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动力装置(224)包括转动安装在一号框架(21)宽度方向一侧的一号转向杆(225),所述一号转向杆(225)两端铰接安装有与对应的一号移动台(222)相连的一号摆杆(226),所述一号框架(21)靠近其中一侧一号移动台(222)处设有一号辅助支架(227),所述一号辅助支架(227)上设有与对应的一号移动台(222)相连以提供动力源的一号把手(2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承力部(223)设有三个,其中一侧一号安装板(221)上设有一个,另一侧一号安装板(221)上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框架(21)靠近分布有两个一号承力部(223)的一侧设有沿一号框架(21)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一号缓冲块(24),所述一号辅助支架(227)与一号框架(21)连接处设有二号缓冲块(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起吊组件(32)包括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的二号安装板(321),所述二号安装板(321)均连接有滑动安装在二号框架(31)上的二号移动台(322),所述二号安装板(321)上均设有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的二号承力部(323),所述二号框架(31)上设有带动二号移动台(322)沿水平方向相对滑动的二号动力装置(3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动力装置(324)安装在二号框架(31)中部的二号辅助支架(325),所述二号辅助支架(325)宽度方向中部偏左的位置转动安装有二号转向杆(326),所述二号转向杆(326)两端铰接均安装有与对应的二号移动台(322)相连的二号摆杆(327),所述二号框架(31)靠近其中一侧二号移动台(322)处设有三号辅助支架(328),所述三号辅助支架(328)上设有与对应的二号移动台(322)相连以提供动力源的二号把手(3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承力部(323)设有四个,所述二号安装板(321)上均设有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框架(31)远离二号把手(329)一侧设有沿二号框架(31)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四号缓冲块(34),所述三号辅助支架(328)与二号框架(31)连接处设有三号缓冲块(3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1),所述轨道架(1)上设有将前副车架总成进行吊装的一号吊具(2)和二号吊具(3),所述一号吊具(2)和二号吊具(3)可沿轨道架(1)沿水平方向运动带动前副车架进入下一工序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起吊组件(22)包括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的一号安装板(221),所述一号安装板(221)均连接有滑动安装在一号框架(21)上的一号移动台(222),所述一号安装板(221)上均设有与前副车架主梁配合的一号承力部(223),所述一号框架(21)上设有带动一号移动台(222)沿水平方向相对滑动的一号动力装置(2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动力装置(224)包括转动安装在一号框架(21)宽度方向一侧的一号转向杆(225),所述一号转向杆(225)两端铰接安装有与对应的一号移动台(222)相连的一号摆杆(226),所述一号框架(21)靠近其中一侧一号移动台(222)处设有一号辅助支架(227),所述一号辅助支架(227)上设有与对应的一号移动台(222)相连以提供动力源的一号把手(2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承力部(223)设有三个,其中一侧一号安装板(221)上设有一个,另一侧一号安装板(221)上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框架(21)靠近分布有两个一号承力部(223)的一侧设有沿一号框架(21)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卓刘奥南程明强周凯汪世鹏方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