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急救援工具。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防止人员溺水,通常是在岸边放置一紧急救援工具,紧急救援工具是一连接有绳子的救生圈,并置于竹竿上,但是针对于不会水的人员来说只能将救生圈投掷给溺水人员,若是溺水人员所处位置较远时无需进行有效救援,针对会水人员来说若是溺水人员位置较远需要游至溺水人员处,较为耗时耗力,不仅会耽误救援时间,而且体力消耗较大在救援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并且需要人员手动拉回救生圈,实用性较低。
2、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紧急救援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为了防止人员溺水,通常是在岸边放置一紧急救援工具,紧急救援工具是一连接有绳子的救生圈,并置于竹竿上,但是针对于不会水的人员来说只能将救生圈投掷给溺水人员,若是溺水人员所处位置较远时无需进行有效救援,针对会水人员来说若是溺水人员位置较远需要游至溺水人员处,较为耗时耗力,不仅会耽误救援时间,而且体力消耗较大在救援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并且需要人员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2),所述转动部(2)上设置有筒体(3),所述筒体(3)内设置有喷射部(4),所述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喷射部(4)的传动组件(5),所述传动组件(5)由动力部(6)和移动部(7)组成,所述传动组件(5)上设置有与喷射部(4)配合的救援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包括两个连接杆(201),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端一侧的两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2),所述转动部(2)上设置有筒体(3),所述筒体(3)内设置有喷射部(4),所述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喷射部(4)的传动组件(5),所述传动组件(5)由动力部(6)和移动部(7)组成,所述传动组件(5)上设置有与喷射部(4)配合的救援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包括两个连接杆(201),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端一侧的两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01)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02),且筒体(3)固定安装在两个旋转轴(202)之间,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201)的顶端嵌设有弹簧销(203),且相对应旋转轴(202)等弧开设有与弹簧销(203)销轴相匹配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部(4)包括推块(401),所述推块(401)位于筒体(3)内的一侧,所述推块(401)与筒体(3)之间固定设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内设置有推杆(403),所述推杆(403)的一端与推块(40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推杆(403)的另一端穿出筒体(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6)包括步进电机(601),所述步进电机(601)设置在筒体(3)的底部,所述步进电机(601)的一侧固定设有l形板(602),且l形板(602)竖向部位的顶端与筒体(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60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螺纹杆(6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7)包括燕尾滑杆(701),所述l形板(602)横向部位的顶端开设有与燕尾滑杆(701)滑动连接的燕尾滑槽,所述螺纹杆(603)上螺纹连接有圆块(702),且圆块(702)与燕尾滑杆(701)转动连接,所述燕尾滑杆(701)的一侧卡合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广,黄德庆,张元侃,廖昭海,熊世磊,钟声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