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芬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19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8
本技术涉及手持种子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组件,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播种筒,所述播种筒顶端连接有握把,所述播种筒底端左侧连接有左鸭嘴锥,所述播种筒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右鸭嘴锥,所述右鸭嘴锥顶端右侧安装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包括与右鸭嘴锥相连接固定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本技术通过左鸭嘴锥与右鸭嘴锥下坠插设在土壤内快速形成种子坑,同时将提拉把上提,可使拉轴与钢丝拉绳配合拉动衔接板移动,衔接板受力可带动右鸭嘴锥转动,从而可将左鸭嘴锥与右鸭嘴锥间开口打开,使播种筒内部种子掉落至坑内,继而可快速完成播种操作,从而一定程度上提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持种子播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地形地貌较为平坦的平原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利用大型播种机进行农作物播种作业。

2、但对于一些地形崎岖不平整的山区,大型播种机无法作业,只能采用较为传统的手工播种,传统的种植,需要人先在地里挖个小坑,然后放入种子,在培土,整个过程都需要弯腰进行,且效率低。所以需要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组件,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播种筒,所述播种筒顶端连接有握把,所述播种筒底端左侧连接有左鸭嘴锥,所述播种筒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右鸭嘴锥,所述右鸭嘴锥顶端右侧安装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包括与右鸭嘴锥相连接固定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顶端与播种筒边侧相连接固定。>

4、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组件(1)包括播种筒(11),所述播种筒(11)顶端连接有握把(13),所述播种筒(11)底端左侧连接有左鸭嘴锥(12),所述播种筒(11)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右鸭嘴锥(14),所述右鸭嘴锥(14)顶端右侧安装有提拉组件(3),所述提拉组件(3)包括与右鸭嘴锥(14)相连接固定的衔接板(31),所述衔接板(31)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32),且所述复位弹簧(32)顶端与播种筒(11)边侧相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1)顶端右侧连接有钢丝拉绳(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组件(1)包括播种筒(11),所述播种筒(11)顶端连接有握把(13),所述播种筒(11)底端左侧连接有左鸭嘴锥(12),所述播种筒(11)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右鸭嘴锥(14),所述右鸭嘴锥(14)顶端右侧安装有提拉组件(3),所述提拉组件(3)包括与右鸭嘴锥(14)相连接固定的衔接板(31),所述衔接板(31)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32),且所述复位弹簧(32)顶端与播种筒(11)边侧相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1)顶端右侧连接有钢丝拉绳(33),且所述钢丝拉绳(33)顶端与拉轴(34)相连接固定,所述拉轴(34)通过通孔贯穿限位框板(35)后连接有提拉把(36),所述限位框板(35)与播种筒(11)相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持种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轴(34)表面设置有柱形块端,且柱形块端通过贯穿槽贯穿限位框板(35)外侧,所述拉轴(34)外侧套设安装有支撑弹簧(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芬
申请(专利权)人:徐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