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03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公开了包括髋部弹力带、沙袋固定带、外侧支撑条及腿部固定带,两根支撑条呈间隔且并行设置,位于外侧的支撑条为外侧支撑条,位于内侧的支撑条为内侧支撑条,外侧支撑条的顶部连接于髋部弹力带的中部,两端可拆卸连接,沙袋固定带的第一端连接于外侧支撑条的顶部,沙袋固定带位于外侧支撑条的内侧,且沙袋固定带的第二端与外侧支撑条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内侧支撑条位于所述髋部弹力带的下方,腿部固定带依次连接外侧支撑条及内侧支撑条,腿部固定带用于绕于患者的腿部外周,且两端可拆卸连接。本技术通过对患者髋部和腿部进行制动,同时对穿刺点进行局部压迫,降低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受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诸如肢体动脉硬化闭塞、主动脉瘤等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已成为血管疾病诊疗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群血管疾病的治疗,血管介入手术以股动脉穿刺入路为主,术后穿刺口常规需要局部加压包扎以促进伤口愈合,辅助沙袋压迫6小时,穿刺侧下肢髋膝关节保持伸直位12小时,以预防穿刺口渗血、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2、目前,现有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仅使用制动装置限制腿部活动来进行下肢制动,因患者无法长时间配合,腿部产生不自觉地屈髋、屈膝等活动,尤其是在患者术后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活动时更容易发生,使得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下肢制动效果不理想进而导致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对患者腿部和髋部进行制动,同时对穿刺点进行局部压迫,降低患者股动脉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髋部弹力带、沙袋固定带、外侧支撑条、腿部固定带及两根支撑条,两根所述支撑条呈间隔且并行设置,将位于外侧的所述支撑条定义为外侧支撑条,位于内侧的所述支撑条定义为内侧支撑条,所述外侧支撑条的顶部连接于所述髋部弹力带的中部,所述髋部弹力带用于绕于患者的髋部外周后,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沙袋固定带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外侧支撑条的顶部,所述沙袋固定带位于所述外侧支撑条的内侧,且所述沙袋固定带的第二端用于依次经腹股沟、大腿根部及臀部绕一周后与外侧支撑条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侧支撑条位于所述髋部弹力带的下方,所述腿部固定带依次连接所述外侧支撑条及所述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髋部弹力带、沙袋固定带、外侧支撑条、腿部固定带及两根支撑条,两根所述支撑条呈间隔且并行设置,将位于外侧的所述支撑条定义为外侧支撑条,位于内侧的所述支撑条定义为内侧支撑条,所述外侧支撑条的顶部连接于所述髋部弹力带的中部,所述髋部弹力带用于绕于患者的髋部外周后,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沙袋固定带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外侧支撑条的顶部,所述沙袋固定带位于所述外侧支撑条的内侧,且所述沙袋固定带的第二端用于依次经腹股沟、大腿根部及臀部绕一周后与外侧支撑条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侧支撑条位于所述髋部弹力带的下方,所述腿部固定带依次连接所述外侧支撑条及所述内侧支撑条,所述腿部固定带用于绕于患者的腿部外周,且两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两根所述腿部固定带,两根所述腿部固定带从上至下呈间隔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腿部固定带用于绕于患者的大腿外周,位于下方的所述腿部固定带用于绕于患者的小腿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李西山谭凤仙冯小红陈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