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及基于PWM占空比的散热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696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及基于PWM占空比的散热控制方法,包括温度采样电路、MCU处理器和风扇PWM驱动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驱动散热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及基于PWM占空比的散热控制方法,针对不同的发热源进行精准散热;采用温度预设值和最小PWM占空比,判定散热风扇开启和关断,达到合理散热;依据温度采样值进行PWM驱动信号占空比控制散热风扇运行速度,达到散热和节能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叉车控制,特别涉及一种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及基于pwm占空比的散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车系统的丰富,叉车电控运行时,系统温度控制非常关键,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不稳定,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为了及时监控电控温度并将热量散发,传统的散热方式是进行温度采样,实时监控温度值,当温度过高进行报警处理;散热风扇一般是电控启动后风扇就全部开启,以最大转速运行。这种方案无法对电控做到精准温度检测,当电控温度上升或下降时,风扇转速不会变化,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电控做到精准温度检测,当电控温度上升或下降时,风扇转速不会变化,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包括温度采样电路、mcu处理器和风扇pwm驱动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驱动散热风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采样电路、MCU处理器和风扇PWM驱动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驱动散热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包括分压电阻、下拉电阻和温度电阻,所述分压电阻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下拉电阻的一端、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下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温度电阻与下拉电阻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采样电路、mcu处理器和风扇pwm驱动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扇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驱动散热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包括分压电阻、下拉电阻和温度电阻,所述分压电阻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下拉电阻的一端、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下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温度电阻与下拉电阻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mcu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电源vcc,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电源vcc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同时并联第一电容、第五电阻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容、第五电阻共同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均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场效应管的栅极,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共同接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散热风扇的一端连接,散热风扇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dd,散热风扇的两端并联有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李飞姚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