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672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及电气设备,属于电气模块安装技术领域,包括电路板单元、分区支架和第一安装框架;电路板单元的导电连接排自电路板的后侧引出;分区支架固接于电路板的侧边缘,分区支架与电路板单元的后侧面围合形成走线空间,分区支架具有第一穿线通道,分区支架内形成接线空间,导电连接排自第一穿线通道穿入接线空间;第一安装框架的前侧面为平面,电路板的后板面与第一安装框架的前侧面贴合连接,第一安装框架临近接线空间的侧缘形成避位缺口。本技术实现了导电连接排的后置走线,分区支架和导电连接排均不占用电路板单元前侧的空间,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在前后方向上更加紧凑,对于机柜内空间的需求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模块安装,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及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1、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以对电动汽车充电,用户可以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进行充电操作、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还具有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的显示屏。

2、现有的充电桩中,电路板的电器件和连接铜排一般都布设于电路板的同一侧,电路板的后侧则与安装框架贴合连接,这种布线方式使得直流电路板单元占用安装框架前侧的空间较多,需要在充电桩的机柜内拓展相应的避位空间,导致机柜体积较大,不利于紧凑化、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流电路板单元的安装占用机柜内部空间较多,导致机柜体积较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竖梁形成所述避位缺口,所述第一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避位缺口的底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与机柜的顶壁之间形成所述避位缺口,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竖梁形成所述避位缺口,所述第一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避位缺口的底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与机柜的顶壁之间形成所述避位缺口,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还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固接于所述机柜的顶壁,所述第三横梁固接于所述机柜的底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及底端均设有第一贴合部,顶端的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二横梁的前侧面贴合连接,底端的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三横梁的前侧面贴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梁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周毅林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